新笔趣阁 > 东亚风云录 > 《东亚风云录》第59章 伏击
    身在亚罗士打的英国马来亚远征军最高指挥官艾伦·布鲁克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指挥部钉在亚罗士打,固守待援,以期拖延暹罗“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为围歼此部争取时间!

    亚罗士打的英军指挥部直辖着一个营的战斗部队,,用来保护和警卫远征军的指挥体系。亚罗士打城内还有一个团的马来人驻军,然而,这一团一营是远远不足以守住亚罗士打的,要顶住“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可能的进攻,必须动员其他的力量。

    以“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目前的推进速度,艾伦·布鲁克预计在早上七点左右,其即可攻抵亚罗士打。他立刻制定了防御计划,命令布莱基斯顿·休斯顿少将将其第20师的机动部队——第二十四枪骑兵队(24th。lancer)调拨给远征军指挥部使用。这支装甲团拥有37辆巡洋坦克,步兵全部实现了摩托化,是目前唯一可以赶在7点以前驰援亚罗士打的快速力量。

    另外,艾伦·布鲁克还第一时间动员了亚罗士打城内的殖民地警察,这六百多名马来人警察,可以胜任一些低烈度的战斗对抗,艾伦·布鲁克打算将他们布置在城市外围,一旦暹罗人形成突破并入城,可以凭借街巷作逐次抵抗。最后,艾伦·布鲁克将市内的所有英国青壮年男性全部征集起来,这些常年居住在马来亚的英国人都有配枪权利,且大多数都自备武器,是一支可以依靠的民兵力量。

    破晓以后,一支1100人的英国民兵队组建完毕,这些爱国热情高涨的英国人有不少都是父子齐上阵,口口声声喊着要杀光入侵家园的暹罗强盗。艾伦·布鲁克经过一番热情澎湃的讲演后,宣布这个民兵队编为一个团,按照英国的地方命名法则,将其命名为亚罗士打步兵团。当然,这个临时的编制是不进入英军作战序列的。

    这样一来,亚罗士打的守军规模达到了3300余人,虽然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英军的那一个营,但是艾伦·布鲁克有信心守住亚罗士打五到六个小时。

    以逸待劳的英军在朝日之中,静静地在防线里等待着暹罗人的进攻。此时此刻,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大英帝国国王、印度皇帝、爱尔兰国王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乔治六世)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得到了暹罗进攻的消息。他立刻对全世界发表了广播讲话:

    “……昨天午夜,夜幕笼罩下的马来亚领地,受到了暹罗军队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大不列颠无法忍受如此可耻的战争行为……印度洋的秩序受到了野蛮势力的直接威胁……有鉴于此,我,乔治六世国王,将行使英国国王代国家宣战之光荣权利,大英帝国即刻起与暹罗王国及其附属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与此同时,各大洋上飘扬着英国米字旗的战舰,也在广阔的海洋上四处搜寻着暹罗的商船。英属印度的大量军队正在奉命集结,准备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全面进攻暹罗。

    然而,英国的宣战也好,印度的集结也罢,都不能立刻改变现在马来亚的形势。正当艾伦·布鲁克积极布置亚罗士打防御的时候,一个预料之中但又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传来——哥打巴鲁失守了。

    哥打巴鲁是马来亚东北海岸的大城市,也是马来亚的要地,距离暹罗领土仅一江之隔。艾伦·布鲁克战前在这里部署了一个马来师进行防御,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暹罗的进攻竟然如此强力,开战后不到7个小时,偌大的哥打巴鲁城竟然就落入了敌手。

    如果他知道暹罗的进攻兵力达到了六万多人,那么他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清晨六点二十分,英军已经会师的第27师和第12师展开了一条坚韧的防线,屏护着亚罗士打以北的广阔平原,有力地阻击着暹罗三个师的攻势。东面的第6师、第20师则建立了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的战线,并逐渐向内收缩,组织度很高。

    为了组织协调这次攻势,二十个小时没合眼的銮披汶·颂堪已经筋疲力尽了。虽然西线攻势受挫,但是哥打巴鲁已落入暹罗掌控,东线大军已经向着几乎不设防的瓜拉丁加奴进发。攻下瓜拉丁加奴后,马来亚西海岸最大的城市——关丹,就近在咫尺了。他决定小憩两个小时,而这两个小时却是“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进攻的黄金时间。銮披汶·颂堪之所以能够放心休息,是因为率领这个师的,是他所深深信赖的暹罗虎将——宽·纳洛提瓦少将。

    宽·纳洛提瓦汉名吴文奇,出生于暹罗清迈一个富足的商人家庭,父母皆为明国潮汕人氏。他自幼聪慧,17岁考取了明国的金陵军事大学,毕业后回国担任中层军官。作为一个“留明派”将领,他深得上级赏识,其人用兵大胆果断,敢于和强敌交锋,又诡计多端,是一个难缠的对手。正当英军的机动部队第二十四枪骑兵队风尘仆仆地往亚罗士打行军的时候,在离目的地不到六公里的地方,遭遇了暹罗军队的伏击。

    英军的先头部队是怎么也想不到,在马来亚的领土上,竟然埋下了一百多米的地雷阵。六辆高速行进的坦克冲入地雷阵后,被炸断了履带,其余坦克只能停下待命,掩护失去机动能力的友军。从坦克里钻出来的英军坦克兵小心翼翼地踩到地面上,打开坦克工具箱,正准备抢修的时候,暹罗的射手开火了。

    “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是暹罗的王牌部队,士兵的训练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暹罗士兵,因此枪法十分精准,第一时间就打倒了大部分坦克兵和在后面观望警戒的英军步兵。紧接着,大量迫击炮火向英军倾泻过去,等英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出现了暹罗步兵,对着他们一边行进,一边射击。

    中埋伏了!

    第二十四枪骑兵队团长斯科特·里德中校立刻下令全团组成防御圈,迎战暹罗人。原本坐在装甲车、军车里的英军步兵纷纷从车里跳下来,茫然四顾,直到有战友被打倒,他们才意识到陷入了暹罗人的伏击。斯科特·里德中校试图重新使用“疯狂一分钟”战术,集中步兵火力打出一个缺口,可惜暹罗军组成了包围圈,并设置了十几架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屠杀英军。暹罗坦克撞开树林,势如破竹地杀入平原,车头机枪和同轴机枪同时怒吼着,密集的曳光弹**英军人群,穿甲弹一刻不停地对着英军坦克打去。

    在两军坦克的互射中,暹罗一方占据了上风。不仅因为暹罗坦克兵训练精良,更是因为暹罗一方装备的是明军的现役坦克——“诸犍”式战车。这种坦克拥有50毫米短管炮,威力十足。“诸犍”式车体外观大方简约,大量采用垂直装甲设计,使得车内空间较为宽敞;与之相比,英国的巡洋坦克则显得扁平得多,装甲采用倾斜设计,很好地保证了防弹效果。但是这一切在50毫米炮前,都显得并没有什么卵用。“诸犍”式战车50毫米口径的火炮,可以轻易撕开英国坦克的正面装甲;相反,虽然英国巡洋坦克的40毫米坦克炮射速较快,但要正面击穿“诸犍”式战车,还是要靠运气。何况现在,“诸犍”式战车呈包围态势进攻英军,英军的坦克腹背受敌,其惨状可想而知。

    暹罗皇家陆军即使有配备坦克的部队,其坦克也都购自退役的明军坦克,车况很差。全国配备“诸犍”式战车的,“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独此一家,可见暹罗在这个近卫师上下足了血本。

    伏击战持续了20多分钟,英军的坦克、装甲车、军用卡车以及其他重装备大都被击毁,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眼看暹罗步兵已经逼近到200米的近距离,斯科特·里德中校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他将医护兵医护包里的绷带撕开,挂在步枪上,权当作白旗,向暹罗人投降。

    此一战,英军战死192人,伤400余人。包括伤员在内的746人被俘,所有重装备损失殆尽。

    接到了这个消息的艾伦·布鲁克如遭雷殛,现在,他开始认真对待这支暹罗精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