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549章 大战反革命
    下午,小路自己带着两辆卡车,到鞍山机场,迎接张宗可一行人。一见面,张宗可道:“小路总司令,又见面了。听说是你把我要来的。”

    小路道:“我向你要书法作品,你不给,没办法,就把你给折腾来了。”

    张宗可道:“我的书法不能白给。”

    小路道:“说吧,什么要求。”

    张宗可道:“三江要搞农业,我得有钱,有人才。”

    小路道:“钱好办。佳木斯有我们的银行,可以马上行政拨款。人才么,我索性大方一些,把这次跟你一起来的给你两个。不,三个。你别急,我还给你几百个苏联难民,那可是机械师,农场经理,粮食仓库管理人才。够意思吧?”

    一行人上了车,顺便把延安送的一些东西也装车,满满的装了两车,晚上7点才到沈阳指挥部。

    当晚,小路组织欢迎张宗可,张宗可和在坐的很多人都不熟,一一介绍。在座的有几个是抗联的老战士,知道他是张宗可,很好奇,原来写康王指示信的人是这个样子的。

    晚上,他给小路写了两组条幅,小路大喜。

    张宗可的书法自成一家,世所公认,绝无异议。他写毛笔字有极其高的天赋,信手写来,便是精品。历史上,他虽然对郭沫若的治学和合作,在对郭的书法却不很恭维,甚至还评价说:“比目鱼同志,若论书法,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的强。康×生”这是一封信的内容。

    此语虽是传说,却有很高的可信度。

    按照陈叔通的说法,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康生、郭沫若、齐燕铭和沈尹默。“真草隶篆,康生都精通,而且能左右开弓。尤擅章草,精通篆刻。”是故,若见题名曰“康×生左手”,就是他用左手写的。

    他的画很好,对很多名家不服。按他自己的说法,所以用了“鲁赤水”的画名,就是“挑战”齐白石的。

    他做的画好,写的诗也不错。有这么一首:“怅系河山感慨深,思朝起落梦千寻。空撞玉斗天枢换,欲返金戈日已深。江山怒涛吴相魄,坟前青草岳王心。神州历史今何在,猿鹤合闻伴客吟。捡自由诗稿。一九三零八月有此诗。当年游西湖登岳王庙所作。当留念矣。时光已逝矣。康×生。”

    康生文物鉴赏水平极高,特别喜欢收集古代砚台等文房四宝和善本书。特殊时期抄家盛行,其收获甚丰,掠夺的图书达34000多册,文物5500多件。死后全部充公。

    人云,书法文采卓绝,彩虹般高洁,其为人恶劣,整人如同饿鬼,字不如其人:“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近代的郑孝胥,还有当代的康×生。”

    www.biqusan.com

    ******

    1,毛新宇的书《我的伯父毛*岸英》(长城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在毛新宇的书中,透露了一些外部所不知的康*生与毛公和毛*岸英也就是与毛家的关系:过去大家一般只知道康*生与蓝苹有同乡之谊,毛江的结合康*生有撮合之功;现从毛新宇的书中可以知道,康毛二家关系远不止此,毛*岸英从小即是由康*生带大的。据此书所记:“康*生当年从法国把我伯父毛*岸英接到莫斯科,通过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驻地的生活与交往,我伯父对康*生的印象不错。他自小缺少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康*生对他嘘寒问暖,出于人的自然本能,一种亲和力便从心底油然升起。”

    2,师哲(毛公俄文秘书)的一段回忆:师哲在岸英参加郝家坡的土改时,出差路过那里,见到毛*岸英。师哲回忆说:我离开时,岸英送我,我们边走边谈。岸英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他跟着康*生学到了很多知识,“真好”,“真有趣”。我问他同父亲有无联系?他说,康*生要他每周给爸爸写一封信,主要谈他参加农村的土改工作,即康*生这个组的工作。书中又写,“毛公同意毛*岸英参加山西临县郝家坡的土改,后来也同意他随康*生到山东渤海整党”。可见毛公是有意识地将毛*岸英多次托付康*生,给以培养锻炼的。

    3,朱履曲·仙人洞康×生

    1959年7月5日于主席、伯达等同志游仙人洞,相传此处为周颠所居,朱元璋访仙不遇之处。游罢归来,因作小令一首。

    仙人洞——天开石窦,

    一滴泉——地辟清秋,

    绿荫深处隐红楼。

    踏白云,天外走,

    望长江,天际流,

    这神仙,处处有。

    康×生朱履曲·仙人洞,见西安交大1965年出版的《**诗词学习》。

    4,故人不相见,相见依如故。威武不能屈,挥之不能去。在延安期间康×生赠匡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