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捡宝生涯 > 《捡宝生涯》第九百九十三章 相求

      袁老先生看了孟子涛画的草图,哈哈大笑,对孟子涛的复原的韦驮像称赞不已:“到底不愧为专业人士,这按这个雕刻吧,走,咱们去看看玉料。”
  
      老人起身,带着大家往他的书房走去,正在这个时候,佣人说有人到访,于是袁增先过去接待。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走起路来步履矫健,带着两人走进书房后,指着一个木架上的玉石原石说道:“这是我几年前买到一块95山料,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95山料是指的是95年于田玉矿出产的一批山料,因矿量太小,当年即开采完。97年出了一批,在95料附近,数量很少质地和颜色稍逊于95料的山料,95年的比97年的要好,但97年的比起现在的又要好。
  
      九五于田山料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已经是玉石界公认的,时间是以天来计算的,又能有几个两个月的时间让我等?”
  
      唐益面带笑容地说:“梁老板其实挺不容易的,为了找到符合的玉料,他天南地北都去遍了,您就给他一次机会吧。”
  
      袁老先生看着梁新鸿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帮他找到玉料,难道你们还签了合同?”
  
      梁新鸿摆摆手:“那到没有,只是他当初帮了我一个大忙,让我不至于破产,我也无以为报,所以他这个心愿我一定要帮他达成。”
  
      唐益接过话,又给梁新鸿说了几句好话,无非是夸梁新鸿人品好,够意气等等。
  
      袁老先生沉默了片刻,说道:“看到我外甥的面子上,我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够在一个月内找到相同大小和品质的玉料,那我就同意交换。”
  
      唐益说:“舅舅,一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啦……”
  
      袁老先生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打断了他的话:“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多一分都没有!”
  
      唐益闻言,到了嘴边的话连忙吞了回去,他太清楚舅舅的性格了,再嗦肯定会引起他的反感。
  
      梁新鸿连忙说道:“就一个月吧,如果找不到,那也是我的运气不好。另外,玉料是为造像准备的,我想看一下造像,做到心里有数。”
  
      袁老先生点了点头,随即孟子涛把他画的草图,递给了梁新鸿。
  
      梁新鸿看了造像后,眉头轻皱:“袁老,我听说您的造像是明朝时期的,这个韦驮像好像是清朝时期的风格吧?”
  
      袁老先生闻言向孟子涛看了过去。
  
      孟子涛笑了笑:“清朝的韦驮造像风格,其实是延续明代宫廷御用监的韦驮造像风格,这是有相关研究确定的,另外,你如果觉得有些问题,也可去欣赏一下现藏京城首都博物馆的明代韦驮鎏金铜像,做一下对比。”
  
      袁老先生说道:“这位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
  
      梁新鸿本来还想质疑孟子涛的判断,得知孟子涛的身份,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向孟子涛伸手道:“孟老师您好,久仰大名!”
  
      孟子涛微笑着跟他握了握手。
  
      既然草图是孟子涛画的,梁新鸿当然不会自讨无趣,再来质疑孟子涛的判断,反而岔过话题,向孟子涛请教起来,这样也避免了先前的尴尬。
  
      对梁新鸿来说,袁老先生答应下来,他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接下来只要找到玉料就行了,但这种品质又这么大的玉料,显然也不容易,但只要他花点代价,还是能够找得到籽料。
  
      于是,约定了时间后,梁新鸿便告辞了。
  
      本来,唐益也打算一起离开,不过却被袁老先生留了下来。
  
      “你是怎么认识他的?”袁老先生直接问道。
  
      唐益说:“去年我去国外旅游,走进一家古董店,看到一只唐朝的银器小粉盒,真品十万朝上,仿品几百元。但那老板开价换算成rmb才一万,让我感觉捡了大漏,于是我就想把他买下来。还好遇到梁老板,我才没有上当。”
  
      “得知他也是商都人,回国之后,我们就有了联系,有时一起喝喝茶什么,我也通过他赚了一些钱,总的来说,他这个人确实不错,对朋友很热情,心眼也不坏。”
  
      袁老先生听了介绍后没有说什么,交待了唐益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袁老,好这块玉料先留在你这里了。”罗淡然说道。
  
      “不用。”袁老说道:“达到这样要求的玉料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你给我一个地址,过半个月他还没有消息,我就让人把玉料送到你那去。如果他确实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找到,那我再让他去找你。”
  
      简单来说,他并不相信梁新鸿能找到。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