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楚汉颠覆者 > 《楚汉颠覆者》第36章 战前准备

  武将们都是满腔热枕,情绪高涨,都希望有出战的机会,至于派谁最合适,具体应该怎么打,这属于统帅的职责。
  邓玉龙道:“要夜袭大散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攀上城墙,夺取关城,打开城门。”
  他对韩信道:“韩信,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们天策军了!”
  这是邓玉龙对韩信的照顾,训练天策军,最重要是为了夺取大散关,由他来带领支持部队,是要让他立下头功。邓玉龙不宜一开始给韩信太高的职位,但会尽量给予他立功的机会。
  韩信朗声道:“诺!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樊哙安耐不住了,大声道:“大将军,这首战可不能少了我。”
  邓玉龙命令道:“樊哙、卢绾、陈贺。”
  “末将在!”
  三人齐齐回复,被叫到了名字,肯定是要分派任务了,都高高兴兴的。
  “我调拨六千精兵给你们,戟兵、刀兵、矛兵各两千,跟着天策军一起行动,当天策军攀登上城墙后,刀兵们跟着上;当城门被打开后,你们全速冲进大散关。”
  “诺!”
  三人朗声应答。
  邓玉龙再接着命令,让参与行动的官兵们做好准备,吃饱后由斥候带路,悄悄摸近离大散关最近的山林,在适当的实际进行偷袭。当拿下大散关后,由灌婴、郦商指挥的队伍连夜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陈仓道最后的八九公里道路开拓出来,让主力部队尽快前往大散关。
  这是邓玉龙担任大将军的首战,事关重大,将会亲自跟随督战。
  命令发出后,相应的官兵们立即行动起来。
  在戟兵、刀兵、矛兵这三个军种当中,各挑选出训练成绩较好的两千人交给三人指挥,其中三个军种中单兵能力最强的钱得涯、巩志、于威亦在其中。
  韩信同样将五百多名手下集中起来,在这些士卒里,每人都配备一把单刀,刀鞘是绑在后背。另外,还有一百人还配备有绳子,绳子一端有钩爪,绳子是弄成圈挂在肩膀上。
  邓玉龙同样在这里,他要看看韩信如何安排工作。
  “大将军有令,今晚奇袭大散关,由我们天策军来打头阵。”
  这几个月来苦练本领,等着的就是这一天,549名士卒们,那年轻黝黑的脸庞上,尽皆是兴奋之色。
  韩信作为军事能力超强的人,在这方面心思缜密,他要将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力求不出现任何差错。
  他首先将夜袭大散关的任务具体细化,给每个军候、都伯都安排了具体任务,比如由哪队率先攀登城墙、哪队全力杀向城门、哪队夺取城楼。
  接下来,韩信又列举出突袭行动有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针对每种情况下达不同的应对指令。
  对于这样安排,邓玉龙比较满意,如果韩信安排得不够好的话,他会进行补充,韩信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韩信安排完毕后,邓玉龙再简短说了一下鼓励士气的话。
  解散之后,韩信将还在兴奋中的王大虎拉到一边。
  “大将军派我们打头阵,是对我们的倚重,亦是给我们立功的机会,只要我们成功打开城门,兵出关中首功就是我们的了。”
  邓玉龙指派王大虎作为他的下属,他一直以来都格外注重这个人。
  “属下明白,属下一定会奋勇杀敌!不能辜负大将军,天策军一定会成功!”
  王大虎既有浓烈的战意,又有必胜的信念。
  上午时分,伙夫带来大批食物,不仅有干粮,还有风干的肉食。
  这几天来,因为禁止生火,汉军主要是靠干粮充饥,邓玉龙让即将出发的六七千官兵们先吃顿好的。
  参与行动的人全部集合起来,每个将卒都能领取一大块肉,邓玉龙手中同样是一块,他边吃着肉,边喝着羊皮水囊中那冰冷的水,已经连续三天是这样充饥了,天寒地冻的,这样过日子着实不好受,如果作战顺利,凌晨时或许能在大散关喝上热汤。
  在行出征时,刘邦是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即赶到大散关,现在战斗即将开始了,却有一些担忧起来。
  出发前,刘邦将邓玉龙叫到一边。
  “邓爱卿,章邯他毕竟是前秦的大将,战绩显赫,在各路反抗暴秦的诸侯中,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极为勇猛的项羽在巨鹿将他打败,恐怕秦国还灭亡不了。这一战,你有多少把握?”
  在秦末战争中,除了项羽外,其他各路义军着实被章邯打怕了,都对存在着畏惧之心,刘邦亦不例外,即使现在探子报告,大散关防备松懈,刘邦仍然有些担心,谁知道大散关里面部署有多少兵马。
  “汉王请放心,臣有必胜的把握!”
  要是说100%会胜利,那肯定是假话,不过老板问话了,总不能说那些丧气话,要给予老板胜利的信心。
  邓玉龙按照客观理性来判断,此战最少有90%以上胜算,这是他人生的首战,他也免不了有些担忧。不过路总要向前走,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寡人在这里等你的捷报!”
  邓玉龙向刘邦拱拱手道别,带着6850人出发。
  在这些人当中,有300人是他的亲兵,邓玉龙作为统帅,除非是万不得已,要不然不可能亲自拿起武器作战,他这次是要在最前线指挥,要不然他还真有点不放心。
  离大散关还有八九公里,几千人在秦岭北麓的密林中,缓慢地向既定目标行军。
  古代人烟稀少,这里几乎看不到有人活动过的痕迹,在这密林中行军颇为不易,好在离目标不远了,天黑前抵达目的地问题不大。
  因为有斥候带路,在逐渐靠近目标时,避开了大散关守军视线范围。
  大散关,因建造在大散岭而得名,在大散岭有两座险峻的山,在两座山之间有条山谷,大散关就建造在山谷入口处,在古代交通不便、技术条件差的情况下,要从陈仓道一带出去关中,就必须先夺取大散关。
  夜幕降临,大散岭周边,所有动物都已蛰伏起来,只有呼呼的北风声。
  几千汉军士卒,来到了大散关南面的树林里,这里离大散关只有几百米。
  士兵们暂时坐下歇息,邓玉龙和韩信、樊哙、卢绾、陈贺,观察着几百米外的大散关。
  敌人就在眼前,樊哙似乎等不及了,说道:“大将军,天策军不是很会攀爬吗?让他们爬上城墙,宰了那些士兵,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大散关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