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返激情年代 > 《重返激情年代》237、遥远的昭乌达盟

      “时间过得真快啊”
  
      大家感慨不已。
  
      眨眼间10年同学会就到了。
  
      1978年那会儿,童建国还在四处手套换包,刚赚了点小钱。
  
      那天,凭着手腕上的劳力士,童建国成了同学中的明星。
  
      也正是在这一届同学会上,童建国才突然想到可以带领知青们创办小集体企业。
  
      不然的话,保不齐童建国现在还是个小商贩,说不定还因为倒把进去了呢。
  
      如今,当年去昭乌达盟的62名同学中有43名在童建国名下的企业中。
  
      所谓的同学其实并不是一届的。
  
      童建国、赵君、崔新、高岩、刘清涛、王胖子等他们这一届最多,有二十多个人。
  
      其他都是历年陆续去的。
  
      “实际上,咱们的昭乌达盟在五年前就不存在了”
  
      崔新说。
  
      “让你吃了”
  
      王胖子还不解。
  
      “这个傻瓜,现在哪还有昭乌达盟”
  
      1983年,昭乌达盟就改名叫赤锋了。
  
      而童建国他们这一届的知青们更是经历了昭乌达盟一进一出的经历。
  
      童建国他们这一届知青是68年到昭乌达盟的。
  
      那时,昭乌达盟还属于内蒙的地界。
  
      到了第二年,昭乌达盟就变成辽省的地盘儿了。
  
      10年前,童建国他们第一次聚会时,昭乌达盟又回到内蒙的怀抱。
  
      “我们的青春和昭乌达盟一起消失了”
  
      崔新感叹道。
  
      大家都哈哈大笑。
  
      高岩说:“小崔是不是想作诗啊”
  
      “哪会啊,呵呵。”
  
      王胖子拍着肚皮说:“青春消失了,肚皮涨起来了。”
  
      “哈哈,这家伙整天山珍海味地,都胖了一圈儿了。”
  
      “都怪你们当初老子一点不胖,就是骨架大点,你们整天念叨,结果如愿以偿了”
  
      王胖子身高一米八,当初在知青点儿的时候还不到130斤。
  
      当然,其他人体重更轻。
  
      童建国一米七四,还不到110斤。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你们说那会儿的人咋那么能吃呢每个月35斤粮都不够吃的,现在一个月一个人连20斤粮都吃不完。”
  
      “肚里没油水当然不够吃了。”
  
      像童建国自己,一个人一个月各种大米白面杂粮都算上,连15斤吃不完。
  
      因为以前的人,每天必需的能量只能通过碳水化合物以及一部分蔬菜中获得。
  
      30斤粮食连10斤肉提供的能量都不到,当然得多吃了。
  
      “唉,其实,咱们哪个没胖一圈儿啊。”
  
      大家互相瞅瞅自己的腰围,还真是,每一个人都至少比以前胖了三四十斤。
  
      王胖子眼下有将近200斤。
  
      童建国也有140多斤。
  
      连干吧掐的刘清涛都有些发福了。
  
      “嘿你们还别说,就小崔和赵君没怎么胖啊。”
  
      崔新个头儿跟童建国差不多,当年比童建国还略微重点,有110来斤,眼下依然不到120斤。
  
      不过,赵君其实还是有不小变化的。
  
      “哪有啊,我都快130斤了”
  
      当年,在知青点时,赵君体重跟童建国差不多。
  
      眼下,长了快20斤,也看不出明显的变化。
  
      这很大原因是体态、体型的关系。
  
      赵君本身一米七三的个子,长了二十斤,主要分布在关键部位。
  
      再加上她整个形体被拉长了。
  
      刚结婚那会儿,她非常不喜欢穿高跟鞋。
  
      就觉得自己鹤立鸡群跟个大傻子似地。
  
      这些年在童建国的调教下,她越来越喜欢高跟鞋了。
  
      平时在家里的拖孩都是半高跟的。
  
      出门在外也一律5公分起跳,最高的甚至8公分。
  
      形体一拉高,胖出的20斤可不就摊平了嘛。
  
      “不管怎么样,君君真是变化不大啊,就跟大姑娘似得,建国真是赚大了。”
  
      “哈哈必须地”
  
      赵君的相貌、身材在整个蓝城市都算名列前茅的。
  
      尤其近些年,童建国感觉她已经达到了颜值的巅峰期。
  
      就像熟透的苹果一样,浑身散发着醉人的、浓郁的馨香。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君身上越来越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走在街上,哪怕有人觊觎她的美色,也没人敢正眼看她。
  
      其实真正没变化的还是崔新。
  
      别说10年前,跟20年前都没多大变化。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崔新这真是太可惜了。”
  
      高岩、苟爱华她们几个女的啧啧感叹。
  
      “可惜这么好的基因了。”
  
      丛洋说:“小崔啊,其实你应该要个孩子,兴许有的女的没那方面要求呢”
  
      “就是,我就觉得我那方面比较淡,可有可无。”
  
      “去你怎么不早说”
  
      “哈哈哈哈”
  
      崔新叹口气:“咱不能祸害别人。”
  
      “或者能不能想办法治一治啊小崔你这些年经常到大城市,没四下打听打听”
  
      “这个,真的没地方能治。”
  
      “啊那这是不治之症啊”
  
      童建国连忙说:“治啥治啊这又不是病。”
  
      “我知道,这不是生理上的病,应该是心理上的吧。”
  
      “是啊,听说还有人喜欢小孩儿”
  
      “别瞎说那是犯罪崔新这是取向问题你情我愿,又没伤害到别人。”
  
      “呵呵”
  
      老同学这里小声议论着,低几届的几个女的凑过来。
  
      “哎哟咱们这帮人就剩下崔大哥,还有陈燕没结婚了。咱们干脆给他们撮合一下”
  
      “呵呵”
  
      崔新的取向问题,只有童建国他们这二十来个人知道,其他人并不知情。
  
      那几个女的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他们挺般配的啊。”
  
      “是啊,是啊。”
  
      见童建国他们面面相觑,她们又有些尴尬。
  
      “不过,年龄相当,男的要比女的年轻好多啊”
  
      “陈燕确实不小了”
  
      高岩他们几个叹息。
  
      “再不结婚恐怕都生不了了”
  
      陈燕跟童建国他们不是一届的。
  
      她的姐姐陈红却是童建国他们的老战友。
  
      当年和丁思甜他们几个一起牺牲在昭乌达盟。
  
      而且,童建国多多少少耽误了陈燕。
  
      当初,童建国刚重生到这个世界,正在街上闲逛时碰到陈燕,陈燕就邀请他一起看电影。
  
      童建国也没拒绝。
  
      结果在电影院里见到赵君了,从而“移情别恋”。
  
      陈燕本来在她老妈的百货公司上班。
  
      整天老被老妈数落,童建国就把她调到红星集团安排了个轻省的活儿。
  
      本意也是因为红星集团比较大,男女青年多,更容易找到对象。
  
      没想到干了这么多年,陈燕还是孤家寡人。
  
      “咱这么多同学,今年加把劲儿,无论如何要帮陈燕解决个人问题。”
  
      “对,对,我们回去四下扫听扫听。”
  
      陈燕笑了:“童大哥,你应该先解决我老妈的问题。”
  
      “啥你老妈有什么问题”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