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西游路上的狐狸 > 《西游路上的狐狸》第三十七章 终见五庄观

  苏羽带着小女孩走出大山,走到大路,小女孩很安静,跟在苏羽身后,渴了便饮溪水,饿了便吃野果,走了一个月,小女孩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我们要去哪里?”
  苏羽一边走一边回答:“去人类城市!”
  小女孩停下,情绪有些低落,鼓着小嘴看着苏羽。
  “我不想去!我要跟你在一起”
  苏羽平静。
  “我是妖怪!”
  “你不是!”小女孩大声道。
  苏羽停下,认真的看着小女孩,淡淡道:“你想看看我的本体吗?一只长相丑陋的妖怪,与人类完全不同”
  小女孩呆了呆,不由得有些害怕。
  苏羽转身继续往前走。
  小女孩看着苏羽的背影,鼓起勇气大声道:“我不怕!”
  苏羽没有停下,小女孩小跑着气喘吁吁跟了上来,和苏羽并排而行。
  阳光下,拉出两人长长的影子。
  又是一个月。
  一人一妖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城池,城池高大耸立,城墙高十仗,三步一丁,五步一岗,城门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苏羽抬头,城墙上写着清羽城三个字。
  小女孩情绪低落,有些沮丧,她知道,她要和大哥哥分开了。
  这两个月来,一人一妖从陌生到熟悉,小女孩已经有些了解大哥哥的性格,知道大哥哥虽然是妖怪,但其实很善良,很温和,和一般的妖怪不同。
  他虽然是一个妖,但更像仙。
  苏羽从地上捡起三块小石子,递给小女孩道。
  “进去吧!”
  苏羽转身离去,一步一晃,很快消失在道路上。
  这一幕永远留在小女孩心中,直到很多年后。
  小女孩低头看着手中的小石子,一抹金色闪过。
  点石成金。
  远处山巅上,苏羽看着小女孩走进城中,一步一步消失在视线中,随后转身没入风中。
  青丘位于北俱芦洲,山海经记载,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青丘又名青丘山、青丘国。
  苏羽根据记忆中的位置一路向前,山中轮转,徘徊数度春秋。
  这一日,苏羽静坐山巅,突兀心血来潮,站立起身,依着冥冥中的指引而走。
  那道奇妙的感觉只不过是他心中的冥冥感应,他也不知道要往何处去,只是心随意动,走着走着,不知何时,他来到一座山前。
  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他深吸一口气,清晰怡然的空气格外纯净,空气仿佛格外活跃,山中灵气极为浓郁,这必是道家仙山福地。
  苏羽心中奇妙的感觉越发强烈,他抬腿迈步,眼前的山林却像是活了一样排开,一条朦朦胧胧的曲径小路浮现,盘旋在山腰,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若隐若现,有云雾缭绕,顺着小路直走,就如踏在水面波浪间。
  耳中隐隐听到鹤鸣猿啼,又听到清泉流淌声。这些声音使得他神念豁达,变得幽远而安静。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身前多了一座道观,道观如宫殿坐落山顶,巍峨磅礴,有连绵不绝的宫殿坐落其间,仿佛山川长龙,道观旁有近松柏青苍,奇花绽放,又有一道山泉奔流成溪,山崖陡峭巍巍,许多地方长着青苔。
  一座巨大的石碑竖在道观外,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五庄观。”
  苏羽一怔,怎么到这儿来了,他左右看了看,山间幽静,古道清幽,走上前去,想要敲门,那门却自己开了。
  ……
  青丘。
  一片连绵不绝的宫殿耸立,恢弘壮丽,宫殿成片成片连接,仿佛人间皇朝,法度森严。
  皇宫深处,一声呢喃响起:“这是镇元子的气息,一闪而过,又消失了,他怎么会突然出现,难道出了什么事……?”
  声音渐渐沉寂,随后一声冷笑传来,温度下降。
  “好算计,抢了我的人,竟然连招呼都不打,果然是个腹黑老家伙,此事如何能够善罢甘休,来人,传有苏妲己入宫觐见……!”
  ……
  一个中年道士走了出来,身着道袍,苏羽抬头望去,一呆,竟然是仙禹城中一面之缘的算命道士尘微。
  见到苏羽模样,尘微微微一笑,“苏道友,我们又见面了!”
  苏羽拱手,“见过尘微道长,这是?”
  尘微面带微笑,也不回答,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请随我来!”
  苏羽跟在后面,尘微道:“师尊正在讲道,说有人前来拜师,吩咐我出来迎接,没想到是苏道友,倒是缘分!”
  苏羽一懵,拜师,我没有啊!他连自己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都还没有弄清楚。
  怎么突然就拜师了。
  而且他是准备前往青丘的,完全没想过拜师镇元子。
  想到之前突然心血来潮,苏羽心中一惊,“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大仙名传地仙界,在下一路求仙问道,没想到能够寻到万寿山,真乃缘分……!”
  万寿山地处西牛贺洲,青丘地处北俱芦洲,根本就不在一起,他突然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那么简单,联系拜师,苏羽已经明白。
  镇元子可能要收他为徒。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但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谁知道他去了青丘是什么结果,现在能够拜师镇元子,苏羽自然愿意。
  尘微道:“师尊名下有四十八位弟子,若师弟拜入师尊名下便居四十九位!”
  尘微脸上略带深意。
  苏羽一怔,道:“不知尘微师兄排行第几?”
  “我排行第三,不急,等你拜了师自会明白。”
  尘微道。
  苏羽点点头,又走了一会儿,来到一座大殿。
  大殿宽敞,竖着十二根青铜柱。青铜柱古朴而简约,一点纹饰都没有。
  大殿宽阔无比,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盘坐中央,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
  殿中蒲团上盘坐着四十七名身着道袍弟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见到尘微领着苏羽走进来,齐齐转头看向苏羽。
  苏羽平静,心中压力却是陡增,镇元子扫了一眼苏羽,淡淡道:“把门关上!”
  闻言,众弟子心中惊诧,师尊此言,似乎要收这位小师弟为关门弟子。
  ……
  真是修修改改,本来十一点可以写好,结果删掉一半重写,晕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