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封神之万仙阵 > 《封神之万仙阵》第十四章 第一卦:潜龙勿用

  话说一阵太庙火起,却被李元看见,忙下了云头,前去祈雨救火。
  太庙是国之重地,祭祀先祖之处。
  许多时候,太庙若是起火,对于一国国势便已有预测。
  “奇怪了,明明我们奉费仲大人之命,已经严加看管,去了周围一起易燃物件,如何还是会着火?”
  李元此时前来,一边祈雨,一边观察此火。只见太庙熊熊燃烧,气焰冲霄,好一场火,火起千条焰,星洒满天红,却是:
  “天下社稷在殷商,六百年来国柞长。”
  “先天之数算火起,后祖其灵警纣王。”
  “无端凭空从天降,有祸原自宫中藏。”
  “焰已烧至太庙运,天注此代将败亡!”
  李元走到近前,一看此火,已知详细。此火非是凡人所动,而是太庙英灵所为,所以无论卫兵如何看守,火势是终归要起的。
  也是商朝先祖用以警示后人,提醒纣王的一种方式。
  李元叹了一声,又拔出老松剑来,取了一小卷绸缎,又作出符来,号道:“风雨速来!”
  符文画罢,法力显灵。
  灵符化在了李元面前,李元才收回剑来。
  随着他一收剑,天空中一片乌云渐渐凝聚,阴风吹动,不过一会儿便有雨至,呼啦啦而下。
  水火相抵,雨点甚大,顿时压制住了火势!
  另外一边,纣王、姬昌、黄飞虎、比干、费仲尤浑等人赶忙从龙德殿而来,率人阻其火势。
  李元与他们见过,众人带领士卒救火,又是一场周旋,才将火势灭了。
  纣王道:“今日幸有李将军在此,救援火势,否则若是伤了先祖灵身,罪过便大了。”
  他嘴上虽如此说,却面无表情,心里面多半是并不在乎的。
  黄飞虎去看李元,问道:“李将军怎会在此?”
  李元道:“我方才见这里燃起大火,便匆忙赶来。擅入皇宫,有失禀报,还请陛下见谅。”
  纣王目光闪烁一阵,又说道:“无妨,事急从权,李将军也是忠诚为国之人。只是我先前命姬昌卜了一卦,他言今日午时太庙起火,不料预言成真,此是何解?”
  李元问道:“何谓‘何解’?”
  纣王不语,一旁的宠臣费仲却道:“此时莫非有人阴谋安排?否则怎会如此巧合?”
  李元微笑答道:“若无天之巧合,怎显人之卦准?”
  同样立于旁边的姬昌松了口气,向李元投去感激的眼神。
  纣王只得道:“罢了,既然西伯侯有这等算术.......”
  他说着又看向费仲和尤浑二人,这二人是他最倚重的宠臣,常常为他出谋划策,盘计关系。
  费仲当即接过话头道:“虽姬昌之数偶验,适逢其时,岂得骤赦归国!不若让姬昌暂居羑里,日久见了人心,便可知其是忠是奸!”
  黄飞虎、比干两人本欲再奏,纣王却道:“卿言有理,便让西伯侯去羑里待一阵子吧。”
  姬昌只道:“多谢陛下!”
  随后众人一齐退出,李元与姬昌走在一起,黄飞虎与比干走在一起。
  姬昌向李元解释这几日的原由:“说来却是我多舌,昨日费仲尤浑前来送我离开朝歌,与我饯行时又问我商朝气运如何,我演一卦,天机却在四七年间,戊午岁中甲子。”
  言下之意,乃是此代只在四七年间,便要败亡。
  李元与姬昌二人已出宫门,李元问道:“你如实告之了?”
  姬昌叹息道:“非但如此,我又为费仲尤浑卜了一卦。”
  李元道:“结果又如何?”
  姬昌奇道:“说来怪异,我以先天数算出:将来不知何故,此二人将被雪水淹身,冻在冰内而死。实在古怪!”
  李元摇头道:“天下将乱,古怪之事,岂止一桩?!”
  ······
  羑里距离朝歌并不算远,李元将姬昌一直送到羑里。
  羑里军民听闻西伯侯驾到,纷纷牵羊带酒,献予果蔬,在街上欢呼不止,鼓乐齐奏,额手相庆。
  古城街道清扫,军民夹行而迎。
  姬昌素有贤名在外,人人皆知他仁德满怀,品行高尚,百姓都非常欢迎他的到来。
  仁人所至,日月载光。
  所说的大概就是姬昌这样的君子。
  两人与热情的民众招呼过后,再回住处,已是傍晚。
  姬昌同李元坐在厅堂之间,桌上摆着民众送来的各种瓜果蔬菜,植物特产,酒水**。
  李元道:“看来西伯侯在此地暂居,倒非坏事。”
  姬昌笑道:“仁人君子,随遇而安,处处皆是容身之所。”
  “只不过福属先天数,祸亦从中起。我不该卖弄占卜的,否则不会引来今日之事!”
  姬昌正是因为听了费仲、尤浑之言,替商朝与他二人算了一卦,所以才被中伤诽谤,软囚羑里的。
  李元道:“祸福相依,你怎知囚于此地不是好事?”
  姬昌笑道:“哈哈,有李将军之言,我便安心了。也对,我正好在此地将伏羲先圣传下的卦数好好推衍,发扬光大。”
  李元闻言,再去瞧姬昌之时,见他头顶有紫气萦绕,若隐若现,捉摸不定,似非凡人所有。
  他心中一动,忽然问道:“不知君侯可否为我占卜一卦?”
  姬昌道:“自无不可。”
  李元道:“为我算一算近时运势可好?”
  姬昌双目燃光,福至心灵一般,取来旁边一团百姓送来的生长在羑里的一种植物——蓍草,而后道:“此物可用于占卜!”
  他竟果真立即将蓍草拿起,端详过后,便为李元卜了一卦。
  李元见他卜卦之术已到随心所欲之境,更觉姬昌大为不凡。
  姬昌手持蓍草,微微蹙眉,慢慢说道:“此卦说来有趣。”
  李元道:“哦?还请指教。”
  姬昌道:“我观李将军道术高明,又是天子看重之人,本当蒸蒸日上。”
  “然而此卦总结起来,却是四个字——潜龙勿用!”
  李元一惊道:“潜龙勿用?”
  姬昌也不再多解,而是苦笑道:“卦象如此,李将军可自斟一二。”
  李元立即想起一件事:他本是打算先下手为强,去寻余化踪迹,将他趁早除去;
  可如今却得来一卦“潜龙勿用”,是否在提示他先安心修炼,不要去强杀余化?
  李元在羑里暂居,思考数日,又得了一道消息:
  天下四路大诸侯入朝歌,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均被杀害,西伯侯姬昌被囚羑里;唯有北伯侯崇侯虎因与费仲尤浑二人交好,无罪而赦。
  所以天下诸侯便反了继任的东伯侯姜文焕,领四十万人马,兵取游魂关;又反了新的南伯侯鄂顺,领人马二十万取三山关;天下东西南北共八百诸侯,一下便反了四百镇。
  四百诸侯一反,黄飞虎只得下令紧守关隘,调兵遣将,派往支援。
  李元与姬昌数日来谈论天下大事,古今奇闻,自然也提及此事。
  “天下战事四起,日后李将军恐怕也要赶赴前线,难免一战.......只望日后少些杀伤才好。”
  李元突然沉默许久,说道:“既然君侯为我算出一卦,乃是‘潜龙勿用’,不若我便龙隐于海,往别处一去,也免得天子召我去征战,违了卦意,反而不美。”
  姬昌忙问道:“你要往何处去?”
  李元也是洒脱之人,当即踏一阵清云而起,出了门外,吟说道:“非西非南亦非东,渤海之边作潜龙。”
  倏忽,他便远去无影,消失在天边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