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之逍遥王 > 《大唐之逍遥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败如山倒
    颉利可汗与阿史那思摩秉烛夜谈,待他离开后,颉利可汗还是决定听从袁天罡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突厥东部向突利可汗借兵。但是,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那名使者前去后,趾高气昂的在突利可汗面前耀武扬威,使得原本打算借兵的突利可汗,一看此人气焰嚣张无比,就直接拒绝,反而与颉利可汗决裂,公然率领大军攻打颉利可汗。

    那名使者匆忙逃回,神色慌张地恭声道:“大汗,突利此人贪慕虚荣早已与大唐勾结,前日臣前去请求他派遣支援,没想到突利趾高气昂的说,大汗您在危难之际才想到他这个侄子,在辉煌的时候却排挤与于,他还派遣大军前来攻打臣等!”

    颉利可汗怒气冲冲道:“朕已经给足了突利的面子,没想到他敢在朕的面前耀武扬威,待朕消灭唐军之后,再率领大军前来讨伐他,定要让他粉身碎骨!”

    那名使者颤颤惊惊的瞥了一眼大怒的颉利可汗,心里舒了一口气,他绝不可能告诉颉利可汗是他自己耀武扬威招致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翻脸。若是真的说了,他百分百的肯定绝对会被颉利可汗杀死,但是他推卸责任,逃避危难时,却没有想到突利可汗也派遣大军反攻颉利可汗。

    袁天罡闻之,诧异地看向了那名使者,瞥见他脸色有异,心里知道此事必定不像他所说的那样。然而,无论是颉利可汗,或是他麾下的将领,全部都义愤填膺地怒气冲冲地,根本就不可能在听得进去了。袁天罡无奈地叹息一声,暗道:“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希望此战不会再起波澜。”

    次日,李逍遥率领着十万大军直接奔赴战场,摆好阵势与突厥大军血拼到底;颉利可汗也率领大军从营地里出发,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前方阵营,双方都摆开阵势对峙。不过,李逍遥以及颉利可汗两人都发现彼此的兵力减少了许多,李逍遥微微一愣,他又看了一眼袁天罡猜想必定是他所为;颉利可汗看到李逍遥的大军中大将减少了许多,甚至就连兵力也减去一半,他惊讶地望着袁天罡,喃喃道:“没想到国师料事如神,唐军真的分散兵力,若非朕听从了国师的建议,或许此战必定难以再战下去。”

    李玄霸扛着紫金锤,威风八面的蹬着马来到了前方,不可一世地俯瞰着颉利可汗等人,狂傲无比的喊道:“爷爷是大唐卫王李玄霸是也,何人前来送死?”

    袁天罡望着李玄霸的面容,惊诧不已,他看得出李玄霸原本是早死之命,怎么会安然无事。当他想要对颉利可汗小心翼翼,千万不可大意;颉利可汗却让身边的大将孤身前往了,袁天罡大吃一惊道:“大汗,此人绝不是一般人,还请大汗务必准备好救援,否则后果难料!”

    颉利可汗愣了一会,袁天罡还想继续说的话,被颉利可汗打断,他自信满满的笑了笑,道:“国师放心,阿史那苏乃是突厥第一勇士,臂力惊人,绝对万无一失!朕派遣他,让他好好地教训一下李玄霸这个小子,让他们见识一下突厥勇士的厉害!”

    李玄霸不屑一顾地看着阿史那苏,大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吾乃是颉利可汗麾下副将军,兼第一勇士!”阿史那苏傲慢地回道。

    “第一勇士?”李玄霸望着阿史那苏魁梧的身材,昂首挺胸的模样,他兴奋地大笑道:“既然是第一勇士,必定武艺超群,今日就让爷爷来会会你!”

    阿史那苏提起武器就杀了过来,李玄霸也不遑多让,两人厮杀在一起。两人的兵器第一次碰撞后,阿史那苏整个人都倒退了出去,李玄霸依然纹丝不动;阿史那苏以为是自己粗心大意之下,才会倒退,他再次全力以赴的与李玄霸厮杀起来,结果依然被李玄霸震飞出去;李玄霸占据着绝对的上风,他根本就不给阿史那苏任何的机会,开始猛烈地攻击着他,使得阿史那苏忙于招架,毫无还手之力。

    说时迟那时快,李玄霸占据着上风对阿史那苏穷追猛打;阿史那苏则疲于防守。很快,在李玄霸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阿史那苏终于败下阵来,李玄霸没有打算放过他一条命,直接一锤子下去砸的血肉模糊、脑浆迸裂而出,李玄霸撇着嘴,不满的嘟囔道:“实在是太没意思了,根本就不够爷爷打的!”他又看向了颉利可汗,猛地大喝一声:“这个家伙不够爷爷打的,你还是再多派几人前来,爷爷还没有打过瘾,若是不派人前来与爷爷比试,我就杀过去了,取你的项上人头。”

    颉利可汗怒目而视,又无可奈何,李逍遥的武艺的确超出他的预料,他沉思片刻,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玄霸。此时,袁天罡紧锁眉头,低声道:“大汗,李玄霸看似年纪轻轻,武艺超群,在大唐乃是号称第一勇士,臂力千斤以上,无人能敌。臣在大唐时,耳闻过他的战绩,凭借一人的力量抵挡住万人大军,实在是拥有举世无敌的力量,必须要慎重。”

    颉利可汗闻之,大惊失色道:“没想到他如此厉害,一人能挡万人大军,国师还请赐教!”

    袁天罡皱着眉头,沉声道:“李玄霸着实不好对付,不能一对一,我军之中无人能够与之一战,只能采取人海战术,将他围攻。但是,臣担心逍遥王会派遣麾下的大将前去救援于他,到时候也是无功而返。大汗,臣的意见是用重甲军抵御李玄霸的攻击,再让弓箭手从远程攻击李玄霸,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颉利可汗大喜过望,道:“就依国师所言,传朕旨意,重甲军出击迎战李玄霸,弓箭手准备支援!”

    随着颉利可汗的一声令下,突厥大军听从他的号令,开始重新部署。一万人的重甲军全部出列,朝着李玄霸整齐划一的大步向前走去,身后又有数千名弓箭手,手拉着弯弓,对准着李玄霸射杀,掩护重甲军进攻;李逍遥看见突厥大军变阵,他急忙派遣数千人组成的大军,每人手中握着重量十足的陌刀,然而又派遣士兵用盾牌防护着,两军再次厮杀在一起。

    李玄霸狂傲无比地不屑地看着颉利可汗不敢派遣大将与自己交战,反而采用弓箭手从远程攻击自己,他只能不停地闪躲着,然而数千名弓箭手射出的共计数千支羽箭全部对着李玄霸射击。纵然李玄霸武艺再高都无法全部阻挡下来,李逍遥派遣身边的伍云召提着盾牌前去接应,身后又率领着陌刀军,整齐划一的装备与常军不一样。

    陌刀军,每个人都配备着陌刀,就是为了破除敌人厚重的盾牌,坚实的铠甲,他们毫不留情的朝着突厥士兵挥下屠刀,犹如杀鸡宰羊一样,轻松无比;而且他们每个人身上又有障刀,用来与敌人近身搏斗,以及抵御敌人大肆进攻,李逍遥愣是凭借着数千名唐军士兵击溃了突厥的重甲军。

    颉利可汗再三失利,暴跳如雷,他真正见识到李逍遥的厉害后,方才明白袁天罡为何让自己绝对不容小觑逍遥王。李逍遥率领的大军所使用的武器,加上李玄霸这个举世无敌的将领,颉利可汗只能接受自己大军溃败,咽下这个苦果。他愤怒地同时,也惊讶李逍遥手中的武器到底是何物,居然如此厉害,能够将厚重的重甲以及坚硬的铠甲的都能一刀劈开,实在是太锋利无比了。

    颉利可汗望着唐军士兵手中的陌刀、障刀,他诧异地低声道:“国师,此刀到底是何物?居然如此的霸道!”

    袁天罡也不认识陌刀,他无奈地摇摇头道:“臣也不知大唐何时出现过这种大刀,就连臣在大唐时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是整个大唐军都配备着这样的精良装备的话,当初大唐与其他反王一争天下时,就已经出世了。然而,臣都未曾见过大唐士兵握着这样的刀,可能是近期才研制出来的大刀。”

    其实,大刀早已研究出来了。但是,那个时候李逍遥觉得华夏帝国皆是同胞,不想动用这样的大杀器,而且若是流传到民间的话,对于百姓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李逍遥命令铁玄不允许将之进献出来,甚至让铁玄再进行多次的改良之后,时机成熟了,就拿出来。

    恰逢其时,铁玄经过多次反复的捶打之后,终于研究出顶峰象征的大刀;李逍遥又带领大军攻打突厥,他就去武器监将这套装备从铁玄那里取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大唐士兵的战斗力。否则,大唐军队面对突厥铁骑时,只能接受被动挨打,对于战局有大大的影响,颉利可汗率领大军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李逍遥试刀的对象。

    李玄霸杀的兴起,根本就无法阻挡,李逍遥又让他放开手脚厮杀。因此,李玄霸更是毫无任何的顾忌。他在伍云召的掩护下,直接冲向了敌人的大军之中。李玄霸最擅长的就是打乱敌人的阵型,凭借着他举世无双的武艺,李玄霸可以将任何大军冲散,就连突厥大军也不例外,在他的疯狂攻击下,突厥大军一阵慌乱,根本就无法整理队形,慌忙地逃窜着。

    李逍遥眼见李玄霸将突厥大军冲散了,打乱了队伍的阵型,他直接下命令让唐军士兵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于是,众人全部都放手一搏,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手中的武器直接对着突厥士兵砍去。在气势如虹的唐军士兵的攻击下,突厥士兵抱头逃窜,四处散开,李逍遥又命人将打散的突厥士兵进行围剿,使得颉利可汗无奈之下只能撤军,首次交锋,突厥大军损失万人,惨败而归。

    李逍遥望着撤军的颉利可汗,微微一笑喃喃道:“后面还有更好的美味的佳肴在等你,不知道你能否受得了!”

    李逍遥率领主力部队与突厥大军交锋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与此同时,李靖率领三千余骁骑从马邑出发,日夜兼程的赶往恶阳岭,乘着夜色偷袭占襄城。颉利可汗为白天大败之事,耿耿于怀,心中气愤不已,咋听之下,唐军居然抵达突厥边境,颉利可汗被李逍遥震慑住,他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主力大军必定前来援助。

    袁天罡百般劝谏颉利可汗不要慌乱,但是早已被李逍遥、李玄霸等人吓破胆子的颉利可汗,根本就不听从袁天罡的建议,他慌忙之下,直接将牙帐撤至碛口。当初,颉利可汗听从了袁天罡的建议,在边关派往了大军驻守,原以为安然无恙,却不想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相信了李靖派去的间谍的话,认为颉利可汗会秋后算账,于是他率领大军在定襄归降于大唐。

    颉利可汗听闻自己的心腹大将康苏密归降唐,便知道边关已经失守,不敢有任何的停留,继续率领大军向阴山撤退。与此同时,大唐驸马柴绍早已在浑河边等候多日,就等着颉利可汗大军的到来。于是,颉利可汗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死伤万余人;之后,颉利可汗又率领大军继续逃窜,又在白道遭到兵出云中的徐懋功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再次大败而逃,死亡数万人。

    无奈之下,颉利可汗被逼的只能选择退守在铁山,又将零零散散的突厥士兵再次收集起来,有数万人大军。袁天罡看见颉利可汗气数已尽,心中期盼已久的希望破灭,也就由着颉利可汗自生自灭,他不愿再继续谏言了。颉利可汗经历过数次大败,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唐军对手,连忙派遣麾下大将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高祖李渊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暗地里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唐高祖李渊接到颉利可汗的降书,大喜过望急忙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突厥抚慰,并且还让李逍遥率领大军接应。李逍遥无奈之下,只能带领大军前来接应,在白道与李靖、徐懋功会合。于是,李逍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知,李靖也认为颉利可汗虽然大败,兵力仍然强盛,如果任由颉利可汗率众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就很难追歼。

    恰逢其时,唐俭在突厥,颉利可汗放松警惕,没有什么戒备心,若是挑选精锐之师就可以不用大战就能将颉利可汗擒获。然而,李靖的建议遭到偏将张公瑾的反对,他觉得这么做会使唐俭等人身陷险地;李靖根本不想考虑他们两人的生死,只要能剿灭突厥,任何危险都是值得的。

    于是,李逍遥采纳了李靖的建议,当即命令李靖、徐懋功统率大军先行一步,随后他亲自率领精骑万名,各备二十天的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靖率领大军冒着风雪抵达阴山,在路上遇到突厥营帐千余士兵,全部都俘虏起来,而且一起跟随着大军前行。

    颉利可汗见唐使前来抚慰,自以为安然无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戒备。趁此机会,李靖派都尉苏定方率两百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抵达颉利牙帐七里才被突厥士兵发现,但是为时已晚,已经无力回天了;苏定方率领骑兵长驱直入的冲进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可汗及其部下根本不知道浓雾里有多少唐军,阵脚大乱。

    颉利可汗乘着千里马独自撇下大军望西处逃走;李靖率领大军紧随其后,失去了颉利可汗的突厥大军溃不成军,再次被唐军歼灭万余人,其他人等全部被俘,共计十余万,而唐俭、安修仁趁乱脱险而归。不过,他们两人却对李逍遥、李靖等人恨上了,使得他们两人差点连命都丢在了突厥。

    颉利可汗南下入侵大唐的计谋,随着颉利可汗独自弃军西逃后,彻底失败,并且大军也完全溃散了,根本就无力一战,使得此战大唐取得了大胜,当真是“残存亦无望,兵败如山倒”。(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