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另类的升迁之路 > 《另类的升迁之路》第五十六章 邵逸帆的亲自过问
    而就在市政府大楼里,最中间的办公室有双眼睛这目送着汽车远去,张其涵嘴里骂了句妈了个巴子,脸上怒容就像狂风骤雨中黑压压的天空。

    邵逸帆看过操作方案,大为赞赏,而且听说是张子健主导起草下,一反常态,让叶蕴仪把张子健叫上来。

    孙前胜愣了一下,市委书记竟然主动要见一个副科级小干部,这也太离谱了吧!

    可是叶蕴仪却并不奇怪,她见过邵逸帆跟张子健主动说话打招呼,就这样张子健头一次踏进了市委书记办公室。

    邵逸帆看见张子健进来,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小张同志,你这个文件写得好,不过里面有几个问题,想跟你探讨一下!”

    跟你探讨一下,探讨一下,探讨……孙前胜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市委书记竟然跟这个小干部,探讨一下问题,如果不是这个世界疯了,那就是我疯了!

    眼睛里的古怪情绪,就连叶蕴仪都能看出,不过邵逸帆却依旧笑着很和煦,说实话到底是从煤矿基层干出来的人,对里面的东西一清二楚,而起问也问在关键位置,要不是张子健早有准备,非得问个满头汗水。

    就这样还一后背一后背出汗,终于邵逸帆满意的点点头,张子健这才暗暗舒了口气。

    “呵呵,如果年轻人都像小张同志这样谦虚好虚,我们可真的能松口气了!”邵逸帆笑着说出这句话。

    张子健急忙谦虚了几句,当态度非常诚恳,例如我还年轻做的很不够,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之类的话语。

    邵逸帆摆了摆手说道,“呵呵,过分的谦虚是骄傲的表现,你在省外发表的几篇论文,我都拜读了,感觉很有思想和见地,像这样有工作思路的年轻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叶蕴仪用不认识的目光看着张子健,原来这小子隐藏的这么深。

    “邵书记,我建议将张子健同志吸收进领导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正好我手头也缺少这样有思路,有能力的年轻人!”孙前胜好歹也是在官场打滚了几十年的人,怎么能听不出这样画外音,急忙在旁说道。

    “我看可以,我们现在的工作死气沉沉,是应该吸收一些新鲜血液,来促进我们工作的时候,这样我看领导工作组下设的办公室,不妨从下面再抽调一些年轻人,年轻人有工作热情,有干劲,而且能从各个不同渠道,反应各类的问题,以避免我们在工作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就算出现失误也能及时纠正!”邵逸帆想了一下说道。

    孙前胜听完之后,心中暗暗说道,姜到底老的辣,这一手堪称釜底抽薪……。

    领导小组主要做工作的就是下设办公室,而办公室目前抽调的人员,几乎清一水都是市政府人员,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张其涵安排的人,一有点风吹草动,对方肯定第一个知道。

    而邵逸帆这样做,即往里面掺了沙子,有扩大了对这个领导小组的影响力,还有就是从各个行局中层干部中,树立自己的权威。

    看来这个市委书记并不像前一个,只是一味蛮干,而是采用了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一点点渗透,厉害,确实厉害。

    更为难得是,听到自己一句话,立刻联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想到这里孙前胜,不禁暗暗佩服。

    果然接下来的话印证了孙前胜的猜测,邵逸帆罗列出几条入选办公室人员的标准,三十五以下,级别副科级以上(包含副科级),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是单位的工作骨干,并且能熟练操作电脑办公软件。

    商量完之后,叶蕴仪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那个邵书记,我有件事情想跟您反映!”

    “你说!”邵逸帆点点头。

    “半个月前,我对局里进行了人事调整,将张子健同志的升职报告报备到组织部,可是组织部不知道什么原因,唯独没有下达张子健同志的任免文件!”叶蕴仪将这个事情说了一遍。

    邵逸帆皱了一下眉头,拿起电话拨了过去,等了一会儿说道,“明堂你向组织部了解一个事情,半个月前煤管局上报了一批任免名单,里面是不是有所遗漏,对,我等电话!”

    叶蕴仪听到这句话,想张子健看了一眼,两个人视线相互对了一下,迅速的游离开。

    常增辉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这个时候接到市委办的电话,里面传来李明堂的声音。

    “老常我是李明堂!”

    “诶哟,李大秘亲自打来电话,领导有何指示?”常增辉跟李明堂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喝个小酒,说话很随意。

    李明堂现在跟邵逸帆走得很近,至于正牌的秘书长郭海清倒是被冷落到一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邵逸帆对郭海清并不感冒。

    “是这样,老板让我了解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你说!”听到这句话常增辉耳朵一下子立起来。

    官场什么事最大,当然头上的乌纱帽事最大,组织部事事关乎大小官员的帽子,所以组织部无小事……。

    常增辉接到李明堂的电话,立刻感觉有事情,急忙静心倾听,听李明堂讲完这事情,沉吟了一下说道,“李秘书长你稍微等一下,我先查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十分钟给你电话!”

    “好!”李明堂放下了电话。

    常增辉直接给组织二科科长王建打电话,不到一分钟王建出现在他的办公室。

    “王建半个月前是不是煤管局上报了一个职务调整备案!”常增辉直接问道。

    王建稍微想了一下说道,“对,是有这么一回事!”

    “你把这个文件给我找出来!”常增辉说道。

    “好,常部长你稍等!”王建急匆匆向着外面走去,心中有些纳闷,按道理说一个行局的内部职务调整,由局党委决定就可以,只需要上报一下组织部,然后组织部备案,走个过场而已,常部长特意提起这个事情为啥,一边走一边想。

    过了几分钟,常增辉拿到报备文件,看了看说道,“这是他们原始文件?”

    “对,没错!”王建点点头说道。

    “你确定在下文的时候,没有任何遗漏?”常增辉追问了一句。

    “应该没有吧!”王建回忆了一下,语气有些不太肯定,常增辉搞组织工作已经十几年,立刻敏锐的感觉到,这话里有不确定因素。

    “你确定?”常增辉又追问了一句。

    “您别急让我想一下!”王建回忆了一下,嘴里说道,“我把当日的文件调出来!”

    “行!”常增辉嘴里说道。

    王建再次急匆匆的走了,过了几分钟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过来,常增辉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会儿,用手指了个地方说道,“王建这是怎么回事?”

    王建顺着看过去,愣了一下,发现上面竟然少了个人,正好是张子健。

    “怪事了,怎么会少个人?”王建用手挠了挠头,一脸的愕然。

    “王建我一再跟你们说过,组织上的事情没有小事,一定要认真对待,你就是不听,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啊!”常增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常部长我,我……”王建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按道理说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出错,可偏偏出了问题,这真是白日见了鬼。

    “现在市委书记亲自打电话过问此事,你,你这个篓子捅的可不小啊!”常增辉嘴里埋怨道。

    市委书记亲自过问,这句话把王建搞懵了,不是吧,一个小小的副科级,竟然能得到市委书记亲自过问,这是何等的不合常理,而且令人诧异的事情,可偏偏真的发生了。

    “你呀你,我看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常增辉皱着眉头说道。

    “常部长我,我,我……”忽然王建想起了一件事情……

    王建顺着看过去,愣了一下,发现上面竟然少了个人,正好是张子健。

    “怪事了,怎么会少个人?”王建用手挠了挠头,一脸的愕然。

    “王建我一再跟你们说过,组织上的事情没有小事,一定要认真对待,你就是不听,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啊!”常增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常部长我,我……”王建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按道理说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出错,可偏偏出了问题,这真是白日见了鬼。

    “现在市委书记亲自打电话过问此事,你,你这个篓子捅的可不小啊!”常增辉嘴里埋怨道。

    市委书记亲自过问,这句话把王建搞懵了,不是吧,一个小小的副科级,竟然能得到市委书记亲自过问,这是何等的不合常理,而且令人诧异的事情,可偏偏真的发生了。

    “你呀你,我看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常增辉皱着眉头说道。

    “常部长我,我,我……”忽然王建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忙说道,“常部长这事情我承认有失误,但,但这个事情我想起来,当时我手边正有点事情,而周志远刚好身边,他帮我把这个文件弄好发出去的!”

    “什么周志远?”常增辉皱了一下眉头,周志远是组织一科的科长,也是主抓党务副书记白云奇的外甥,这个事情看来不好再深究了,更何况王建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真要深究的话,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行了,这个事情我清楚了,对了,以后工作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常增辉嘴里说都。

    王建轻轻松了口气,看来这次是过关了,不过心中对周志远腹诽不已,草泥马害得老子背黑锅,周志远你等着,有机会一定给你好看。

    常增辉拿起电话琢磨了一下,拨通了李明堂的电话,“李秘书长实在对不起,是我们下面有人工作失误,漏掉了一个名字,我们立刻更正这个错误,而且对犯错误的人,进行严肃处理,今后一定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晚上水酒一杯赔罪!”

    前面的话是公对公,后面一句话是私对私,言外之意,老李你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将这个事情遮掩过去。

    “呵呵,行了,晚上我可是要喝你的茅台!”

    “想得美,老子只有汾酒,爱喝不喝!”常增辉笑着骂了一句……。

    李明堂来到邵逸帆的办公室,将事情的经过作了汇报,在汇报中,将错误归结到一个莫须有的临时工身上,而且说组织部已经立刻做出处理,将临时工立即清退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算再追究也没有太大的意思,不过张子健心中跟明镜一样,这不过是借口而已,至于谁在从中作梗,不用想都能猜得到、

    在华夏大地,有一个很“神奇”的部门,它的名字叫做“相关部门”。

    在这个部门之下,存在着一个更“神奇”的工种——“临时工”。

    有时,他们无所不在;有时,他们又似乎根本不存在。

    有时,他们在社会管理最前线,实际行使着执法权;有时,却又被相关部门界定为“只有协助管理权”。

    “临时工”永远像永不消逝的电波般坚挺,没有人知道他们何时会消失。到底“临时工”是不是真的这样神通广大?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到“临时工”背后的真相?

    在这一层谜团又一层谜团的包裹之下,临时工就像雾里看花一样,要想看清楚,绝对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才行。

    这也是个小插曲,不过在这个小插曲中,张子健这个副科总算是落在了实处。(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