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抗日之刀魂 > 《抗日之刀魂》第409章 备受冷落
    飞机降落到了昆明,这个地方是相当熟悉的,因为在出国前的半年,他都呆在这里。他们在这里简单的休整了两天就坐着汽车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正在爆发激烈战斗的地方。他们之所有火速被掉回国就是为了支援国内越来越危急的战事的。作为楞娃这样的小兵,他除了杀鬼子之外是什么也不想的,他不知道,他们的这支部队不但是在国内是香饽饽,在国际舞台上,那也是争着抢着要的。

    就拿在缅甸来说吧,一个英国人成了战区的司令官,他就不同意这支军队奉调回国,他的想法是还需要这支劲旅帮他们把缅甸的日本人赶走,帮他们夺回他们的殖民地。为此,两国领导人甚至爆发了争吵,但是最终,还是中国人夺得了主动权,军队是中国的,就应该听中国的命令。这支部队被装上飞机空运了回来。

    坐飞机虽然是很快,但是这时候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日本人占领了他们想要占领的地方,中国军队退守,战事告一段落,双方都在休兵罢战,养精蓄锐,准备再战。这支远征缅甸的精锐得到一个休整的机会,他们的军长被叫去了重庆,受到了他的校长的亲自接见。

    不过多少日子,好事情再次降临在这支部队的头上。最高领导人,军长的校长,要亲自检阅这支部队。这是何等的大事!部队迅速行动,军长要求每个师都要出一到两个团列队整齐的站在校阅场上。另外还要安排两个团的部队进行各种武器的实弹演练,至于什么接待,聚餐,那种事情就更多了,全军上下忙成了一锅粥,却又都是喜气洋洋。毕竟是最高领袖要来,能接见他们这是他们的荣幸。这也是他们无数弟兄浴血奋战,用生命的战绩换来的。那些打败仗的军队委员长会去看他们!开玩笑。所有士兵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楞娃所在的团受命接受检阅,全团士兵得到消息简直乐疯了。一个士兵说,委员长到底长什么样,跟画上的一样吗?一个说,画上的没有头发,只留着胡子。另一个则说,委员长发过誓的,不打完鬼子是绝对不会留头发的。弟兄们议论纷纭。楞娃没有掺和他们,他觉得,他跟这些士兵说不上话,他在这里,虽然在他们中间,但是他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为什么,还是因为楞娃手里的大刀,在他们的新式步枪面前失掉了颜色。

    楞娃被那个武团长安排到了一个战绩最辉煌的战斗连里,这的士兵哪一个都是经过数次战斗的洗礼的,都是英勇的士兵,在军队中闪光耀眼。楞娃在这里面变的有些相形见绌,他是很能杀鬼子,杀的也不少,可是那是过去了。那是几年前,这些年,起码说是在缅甸的一两年,在这支军队在缅甸大展雄风的时候,楞娃拿不出一点像样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或者是证明他的大刀。在这里,士兵们对他的大刀没有了崇拜的感觉。

    平常,弟兄们也跟聊天,也跟他大闹。一开始,楞娃也跟他们打在一起,可是慢慢的,他的心受到了一种莫名的侵害,一并受到伤害的还有他的大刀。弟兄们跟他在一块,看他和他的大刀不像是看待其他弟兄一样。士兵在没事的时候,喜欢围在一起,叫大刀兵站在中间,练刀。起初,楞娃很高兴,以为他们喜欢大刀,可是慢慢的他发现,这些士兵看他练刀只是一种消遣,娱乐。在他把刀耍的虎虎生风的时候,弟兄们哈哈大笑,或者叫好,他们发出的声音让楞娃身上生出一种难受的感觉。

    对这种声音楞娃丝毫不陌生,他从小就听,可以说是听着这种叫好声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从小带着他练刀,打把势卖艺,挣钱养活他们一脚。楞娃发现,他现在在士兵们面前练刀成了打把势卖艺的,成了为弟兄们表演的艺人。楞娃练刀是要杀鬼子的,成了艺人,这是对他跟他的大刀的奇耻大辱。以后,弟兄们再让他练刀的时候他不练了。他自已要是去练刀的话,就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练。

    有一次,一个厨师班的老兵找到他,说,兄弟刀法很娴熟,厉害啊,跟我走吧。楞娃以为这个老兵懂刀,高高兴兴的跟着他去了。结果,他们到了炊事班,老兵指着那一大堆木柴说,兄弟,看你闲着也没事,大刀往空气里砍也是砍,往这些木头上砍也是砍,你不如帮我们把这些木头给劈了,事成之后,兄弟,我给你半斤羊肉···楞娃没等听完就走了。这也就是在这支部队,如果实在原来的部队,楞娃飞打光了这个老兵的牙齿不可。

    在这支部队,楞娃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这里的士兵也好,军官也好,都不是他原来的弟兄们。在耿团,上至团长,小到小兵,都护着他。到了这里,他虽然楞,但是他也知道,必须守着人家的规矩。临来的时候,陈进长官也说了,不让惹祸。这句话对楞娃非常管用。

    陈进只是想到了要把楞娃给送回国了,只是知道他在缅甸憋得难受,想让他快点回到国内,施展他的本事。可是他也忽略了一点,以楞娃的脾气,他怎么能跟一些陌生的士兵打成一片呢,如果没有几个熟人招呼着的话,楞娃在陌生人面前时很封闭的。陈进想的周到了,可是也疏忽了楞娃自身的毛病这一点。也许他想的很好,那些军官会像他那样照顾他。可是,楞娃不可能跟军官在一起,更多的是需要他自己去交流。

    楞娃在这里小心翼翼的,处处忍让,他就等着那一天部队开拔,去打小鬼子。在这里,那些士兵已经不把他当英雄了,没有人崇拜他,只有嘲笑。他发誓等着小鬼子来的时候,用他的大刀雪耻,让那些看不起的士兵看看。在前几天,他们还真遇到了一次规模不算是太小的战斗。楞娃走在了后面,听到前面枪声起来的时候,他蹭蹭的往前窜,可是到了之后,还是慢了一步。

    日本兵占据在一座土坡下,中国士兵用迫击炮猛烈的轰击,接着在烟雾弹的掩护下,弟兄们趁机摸了上去。鬼子士兵看到中国士兵接近了,哇哇大叫着端着刺刀就要冲出来。可是一挺重机枪吼叫起来,子弹如同强风骤雨,将鬼子跟吹树叶子一样给吹散了。剩下的也在中国士兵的枪口下完蛋。楞娃出现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没有几个鬼子了,他想去看那些正在蠕动的濒死的鬼子,可是举不起刀来。

    在军营里,弟兄们都拿出干净的布擦拭他们心爱的武器。这个士兵搂着他的冲锋枪,说打死了几个鬼子。那个士兵抱着火箭筒,说端了几个碉堡。楞娃自己躲在角落里,拿出石头磨他的大刀。有的士兵就问,大刀兵,杀了几个鬼子,要不换把枪得了!楞娃总是苦笑一下,继续磨他的刀。那些士兵则继续诉说他们的战绩,说道高兴的地方,哈哈大笑。他们是因为杀敌的心情好,可是楞娃听在耳朵里,分明就是他们在嘲笑自己。

    楞娃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榨。

    说到这次阅兵,看到弟兄们都拿着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只有他拿着大刀。长官觉得太扎眼,好歹我们这也是美式军队,美国的方式训练出来的钢铁雄狮,出现一个抗大刀的像什么,大清朝的军队吗?别说委员长会不高兴,美国人见了也不高兴,我们自己看着都别扭。那个军官一声令下,杨楞娃留在营房中,那一天都不要出来。

    楞娃接受了命令,没人正好,没人他也觉得会比较清静,不去就不去吧,不就是个委员长吗,我还不稀罕见呢,早晚有一天他会求着来见我。楞娃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想到了好几年前,似乎是这个委员长要给他戴个牌牌来着,不知道,这些年过去了,他还记得没?

    阅兵的盛景他没有看到,也许跟长官想的那样,如果楞娃出现在队伍中,他成了一个奇葩,会影响这支军队在委员长心中的形象。可是也有这么一种可能,如果委员长看到这把刀,也许能想起刚开战的时候,那个英勇无敌的中国士兵。他也许真的能想起来,他还给他留着一块青天白日勋章呢!可是,这些都是假设,统统是不存在的。

    楞娃最终是没有能见到这位领袖。他这一天跟往常一样,心情郁闷,只好练刀来解决。弟兄们回来了,他们心情高兴的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一个士兵被弟兄们围在中间,他成了明星。原来,委员长亲自跟他握了手,还问了他家里的情况。这个士兵说明他的家里父母都被鬼子的飞机炸死的时候,士兵看到委员长的眼睛里竟然湿润了。士兵钢铁般的心瞬间被炽热的力量给融化了,他啪的一个立正,向领袖敬了一个持枪礼。

    领袖向他还了礼,说了一些勉励的话,然后才慢慢的走了过去···(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