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在职场的日子 > 《我在职场的日子》250、这,可是最终的结局?
    那一晚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生,他只是那样抱着我,再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当他最初那一股激情被狠狠地压制下去之后,他抱着我的样子,与其说是拥抱着情人,不如说是拥抱着一件无价的珍宝更贴切。

    我们都没怎么说话,仿佛到了这种时候,一切都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只记得不知我们相拥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起来,常亚东并没有放开我,只是腾出一只手拿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就直接摁断了。虽然只是这样一个轻微的动作,但是女人的直觉告诉我,这个电话是他家里打来的,不是他的妻子就是他的儿子。

    我想要挣脱出他的怀抱,他感觉到了我的心情,反倒更紧的抱住了我,好像生怕我会突然消失似的,同时在我耳边低语道:

    “对不起。”

    “不,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无端的闯了进来。”

    “不怪你,这件事从始至终就是我的错。”

    我无言的靠在他的胸前,他那愈加用力的双臂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无助和害怕失去,他的这个样子让我心疼。我想,他一定也从我的的依偎中感受到了我的惶恐和伤心,他也在心疼我,可是我们两个对于眼前的现状却都无能为力,所以只能让彼此的心中都充满了愧疚。

    “我们不要再相互说对不起了,好吗?”我低声说,“相遇,是命里注定,走到今天也是命里注定,未来不管如何,也都是命运的安排,只要我们永远都不会去恨彼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常亚东不说话,我就又说道:

    “回去吧,时间不早了。”

    “你着急了?”他忽然问。

    “对,常江在等我,我不想让他担心。”他提问的速度已经很快了,而我回答的速度更快,可是回答完之后,我却又感到无比的委屈,眼泪又涌了上来,声音里一下子就带了哭腔,“你干嘛这么问我,你明知道我是怕你为难,不想让你回家太晚,你还故意这么误解我。”

    常亚东再一次抱紧了我,把嘴唇紧紧的贴着我的头发:

    “对不起,是我不对,我不该故意跟你惹你生气。”

    “你只是故意逗我,只是在跟我开玩笑是吗?”我问,常亚东不说话,我就又追问,“你真的一点儿都不在意常江吗?”

    问完之后,我自己忽然笑了,泪痕未干,笑容凄凉:

    “我知道,你不会回答我的,即使回答,你也会告诉我,你真的不会介意,只要我能快乐就好。”

    “好了,不说这些了,”常亚东忽然提高了声音,“欧兰,你在北京这段时间的进步很大,已经到了让我震惊的程度,我想,现在你已经有了自己去飞的能力了。你放心,你尽管往前飞,我还会像过去一样,一直关注着你,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还有就是,我现在唯一担心你的,就是你进步的太快了,担心你的抗压性没有同步提高的那么快,毕竟你越往高处走,预料不到的危机就会越多也越重,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也照顾好自己。”

    这应该是我们两个那一晚说得最后的话了,我了解他,如果他决心不想再跟我提感情话题了,那就谁也撬不开他的嘴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和常江直接去了机场,也没有再和常亚东告别。其实真的很想再给他打个电话,告别是假,只为了能再听一听他的声音。可是我知道,我必须克制住这种思念,而且不仅仅是今天克制住,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我要一直克制下去,直到他真的成为了记忆。

    我晚上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没有见到常江,第二天一早忙乱的跟大家告别,也没顾上跟常江说话。直到上了飞机之后,我才想跟常江解释一下我昨晚的行踪,可是常江却一副若有所思不想被人打扰的样子。他自己枯坐了一会儿之后,就掏出了烟,我不知道他怎么会在飞机上动了吸烟的念头。结果很快我就发现,他不是想吸烟,而是把这支烟一点点的研碎了,他的态度分外认真,好像是在做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等飞机落到之后,那个往日里明朗、阳光的常江突然一下子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弄得我都要怀疑,在飞机上的时候究竟是不是他了。他看着我轻快的打了个招呼:

    “你是要直接回公司吧?”

    “对。”

    “那好,我去回单位了。”

    “你,你就这么走了?”

    “怎么了?不是要求我,在北京也继续扮演你的男朋友吧?”常江露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去,谁让你扮演了,”我嘴上当然也不肯吃亏,“还不是因为人们都说你其实是对我动了真心了,所以我也就相信了。”

    常江哈哈大笑:

    “他们不了我,你还不了解我啊,我对你动没动真心,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我当然知道你没有啊。”

    “那不得了,好了,我们分头去工作吧,回头电话联系。”常江很轻松的跟我告别了。

    冬去春来又是五月,一转眼,我到北京已经整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摸爬滚打、磕磕绊绊,我总算是挺过来了。二分公司的业绩稳步发展,钟涛非常专业的告诉我:

    “从二分公司第一年这九个月的销售曲线图分析,二分公司的综合实力,现在已经能在所有分公司里排前十了。”

    “这又是你从总部挖来的内幕?”我问。虽然我很想相信他的话是真的,但是我仍旧追问了一句,我发现自己也发现了,自从我当上了这个二分公司的经理之后,越是听到好消息的时候,就越是报以一种怀疑的态度,非要问明白出处,或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一番不可,这可能是因为我所处的环境太艰难了,所以绝不敢盲目乐观——乐观就会让人的精神松弛,而我好像已经有整整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都没有松弛过了。

    “不,”钟涛一本正经的告诉我,“这是我自己独创的分析方法。”

    “嘁。”我直接表达了我的不屑。

    “你别不信,我告诉你,我这个办法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我不仅用它分析苏州分公司,还根据总公司每月通报的各个分公司的销售情况,分析所有的分公司,很准的。”

    “你分析各个分公司干嘛?”我还真不知道钟涛有这样的嗜好。

    “了解一下情况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你很需要知道别的分公司的销售潜力吗?”我仍旧感到无法理解。

    “那当然,我们做分公司经理的,面对外面的时候,整个市场是我们对手,而当我们面对内部的时候,对手就是其他的分公司经理了。既然做一回经理,总得让自己分公司位列前茅吧!再说了,谁说我们就一直会做分公司经理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个什么机会呢?比方说,明天老总忽然把你叫了去,让你说说,整个中国区的销售划分和特点,而你已经把各个分公司的销售脉络都烂熟于心了,你心里多有底啊,你就在老总面前侃侃而谈。老总一听,嗯,这个欧兰很了解情况,当下拍板,直接就调你去当主管中国区大市场营销策划的副总去了……”

    我们两个在电话里的这通胡扯,就在我们同时爆发出的一阵大笑里结束了。

    挂了电话,我突然觉得钟涛的话并不是完全的戏谑,还是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的,是啊,其实在大中国销售区里,我们这些分公司经理等于都是平级、平行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的状态。只不过我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工作上,能兼顾到的其他分公司,只有一个冯雅楚,所以都忽略了,在北京之外还有那么多分公司!

    想到这里,我不禁汗然——说来说去,还是又绕回到了那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上--我当经理终究还是太稚嫩了。许多该想的事都没有想,许多该干的事也没有干。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我这九个月也还算是挺有收获的,我已经理顺了公司的内部管理,打开了市场,尤其是春节后这几个月,我的销售业绩已经直逼冯雅楚的一分公司了。

    总部的北迁计划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并不是像搬个家一样,就整个把上海总部搬到北京来——想想也是,从一开始开拓大中国区,总部就建在上海,这么多年经营下来,上海总部已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了。它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上海这块丰沃的土壤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生生的把它连根拔起,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现在这样,总部从经营手续上迁到了北京,一部分大的格局统筹工作也在北京进行,及时的为公司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而过去的上海总部变形成了驻沪机构的方式仍旧存在着,进行着总公司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总公司就用最少的投入达成了最完美的效果。(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