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铁肩柔情 > 《铁肩柔情》一一五 明炉烧味
    炉子完成了,当然就是试炉。

    虽然,何晓军在前世的烹调班中,曾经有学过烧味的理论知识,但实战只做过一道烤乳猪,而且还不是用这种封闭式的炉子烤的,所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从零开始。

    既然是从零开始,当然就用低成本的原料来试验了。何晓军试炉的原料,是鹅。

    把几只准备用来试验的、宰好的光鹅,用料酒、面豉酱、胡椒粉、自制的五香粉和酱油等味料腌上后,再挂到通风处晾了一晚,何晓军就开始试炉做他两世为人的第一道烧味——烧鹅。

    点燃了炉子里的炭,待到炭完全燃烧后,炉子的内壁也开始升温了,何晓军才把其中的一只腌好、晾干的鹅挂入炉内,再盖上了炉盖,然后站在炉边透过看炉盖的瞭望孔看火色,以掌握烧烤的时间。

    有烹饪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烹调经验的何晓军,当然就积累了一些看火色的经验。

    比如油炸花生米,花生米炸到淡黄色就要起锅,因为花生米沾着的油和它的内温会把起锅后的花生米烤到金黄。所以,虽然没有做过烧味的何晓军也清楚,烧鹅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见到炉中的鹅表皮呈淡红色时,就要迅速出炉,因为炉内的火色影响视线,见到的淡红色,其实已经通红。出炉后,鹅本身的内温,会把出炉的烧鹅烤至大红色。

    鹅在何晓军认为已经成色中出炉了。然后,他把烧好的鹅挂在阴处晾着。

    烧味,也像炒花生米一样,刚上锅时是不脆的,要等到晾凉了才脆。

    试菜这样的大事,又哪少得了号称“食神”的陈池老人?在何晓军开炉的时候,对吃有关的事都有浓厚兴趣的陈池老人,已经开始见证了全过程。

    烧鹅出炉之后,那扑鼻而来的芳香,已经让陈池老人猛吞口水,经验老到的他,从烧鹅的香气中,已经嗅出了这道美食的调料十足,所以,他恨不得马上就品尝到这看是上去已经卖相不错的烧鹅。

    等烧鹅晾了一阵,何晓军用手试过了鹅的“体温”,再看了看从陈池老人那里讨过来的、用来掌握时间的手表,默记下了晾凉的时间,才开始试味。

    何晓军拿来了一把小刀,先割了一块烧鹅皮递给陈池老人,然后也割了一块放入自己嘴里。

    陈池老人迫不及待就把何晓军递过的烧鹅皮放入口中,一嚼之下,香、脆的感觉立即充斥他的味觉和触觉。这一小块烧鹅皮中,带着鹅那特有的新鲜肉味,又含有各种调味料的芳香,尝过之后,简直就让人停不住口。

    虽然,在“金山”那边已经吃过不止一次的这种烧味菜,但陈池老人却认为他今天尝到的这一只烧鹅,是他吃过的烧味中最好的。因为这烧鹅不但“鹅味”足,调味也是他尝过的同类品种中口感、味觉都最好。

    陈池老人转头正要夸几句这道美味的制作人何晓军时,却见他正皱紧眉头,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陈池老人不禁奇怪了,这道菜已经很成功了,而且,还是一次过就已经成功,难道何晓军这个“厨神”,对个结果还不满意?

    何晓军在陈池老人那质疑的目光中,再次拿起小刀,在烧鹅的背上切了两块连皮带肉的烧鹅肉,同样递给陈池老人一块,自己试尝一块。

    陈池老人又一次迫不及待地把这块烧鹅放入口中。这次的口感又不一样了,烧鹅皮香脆,烧鹅肉香甜,加上各种味料的芬芳已完全渗入了鹅肉中,让整块烧鹅的味道更是充实,简直是肉类菜的极品。

    陈池老人更坚信这烧鹅已经是绝品。因为,他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烧鹅,比陈池老人多大半个世纪见识的何晓军,对自己第一次制作的这道烧味,当然就没有他那般良好的感觉了。

    烧鹅作为是何晓军前世家乡的特色菜之一,他当然就吃过不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现在,他正对比前世吃过的烧鹅,来对比自己第一次上岗的成果。

    出炉的这只烧鹅,在肉质上要比自己前世的鹅好,可能是没有喂饲料和放养的缘故,这只鹅的肉明显比前世的要鲜甜,肉质也比前世的要脆韧。

    既然肉质鲜美,就要保存这种特色,所以,腌鹅时,下的味料太浓的话,就会盖去了鹅肉本身的鲜美;既然肉质脆韧,烧的时候就要调低火候,延长时间,让烧出来的鹅肉更有口感。

    还有的是,何晓军在试尝烧鹅皮时,感觉没有前世的那样松化、香酥,是少了点什么呢?他不由陷入沉思中。

    经验老到的陈池老人,当然就没有打扰思索中的何晓军,只是静静地待在旁边,注视着这个他欣赏的年轻人。

    很明显,这个年轻人对自己这次的作品还不满意,他正在思量改良的事。对自己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人,会更容易成功,这也是陈池老人欣赏何晓军的一面。

    当然,陈池老人不打扰何晓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快点吃上他改良后的烧鹅。

    面前的这只烧鹅已经是自己尝过最好的了,不知改良后的,会又是怎样的滋味?想到了这里,陈池老人的口水已经往上涌。

    也不知过了多久,何晓军突然喜形于色地一跃而起,兴奋地嚷道:“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是蜜糖,少下了蜜糖。”

    何晓军马上让站在身边的大牛去买蜜糖,自己则先动手把炉温调低,然后再挂一只腌好的鹅进炉去烤。

    鹅烧得差不多时,大牛的蜜糖也买回来了,何晓军把鹅从炉中提了出来,在鹅皮上均匀地扫了一层蜜糖,然后再放入炉中继续烤,这样的工序重复了两遍后,烧鹅出炉了。

    这次出炉的烧鹅,先不说其它的,就是从表皮看,已经比上一只烧鹅鲜丽多了,大红色的表皮油光闪亮,烁出一种透亮的光泽,看见了已让人垂涎欲滴。

    何晓军也像刚才一样,待烧鹅晾凉,才割了一块鹅皮递给陈池老人。

    已经被好奇吸引而早已准备好试味的陈池老人,马上把这块色香俱全的鹅皮放入口中仔细咀嚼,比较着这块下了蜜糖的烧鹅皮,看与刚才的那块有什么不同之处?

    鹅皮才放入口中,陈池老人马上感觉到了一股脆、酥冲击着他的触觉,这鹅皮不但比刚才的酥松多了,而且加入蜜糖后,鹅皮更多出一股甘甜的味道,让口感、味感都更佳。

    接着,又重复了刚才那个连皮带肉的试尝。

    陈池老人仔细品尝了何晓军递过来的一块带皮的鹅肉后,感觉这块鹅肉也比刚才的好吃多了,除了鹅皮比刚才的好之外,肉的口感也比刚才的肉好多了。

    本已经味道绝好的肉,添加了上佳的口感,再配上脆酥的鹅皮,简直就是极品中的极品,美味中的美味。

    何晓军对这次的成果还算比较满意,他想:只要以后再在腌制方面下些工夫,这道菜就算完美了。

    完成了烧鹅的试验之后,何晓军再一一进行了烧猪、叉烧和烤乳猪等品种的试验。

    有了烧鹅经验,下来的试验就更是顺利了。叉烧和烤乳猪都是一次成功,只在烧猪这个最大型的物件上,因为何晓军的经验不足,而出了一个次品。

    幸好,这个失败的作品并没有浪费,还可以吃,只是成色和口感差点而已。

    试炉、试样的成功,下一步就是小批量的试产面市。同时,也当然要做广告来配合这个新品的面市。(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