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铁肩柔情 > 《铁肩柔情》二五四 艰难的旅程
    由于那时,从宁城到省城只有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如果在何晓军的前世,全程走高速的话,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但那个年代不但没有高速,甚至连直达的交通工具都没有。

    要完成这段路程,最省力的途径,就是从宁城先乘火车往市里,然后,再从市里乘船往省城。

    何晓军他们就选择了这条路线。

    前世时,何晓军在国营厂当过一段时间的销售,而且他也喜欢旅游,所以,他坐过的火车次数不少。普快、特快、轻轨、高铁,他都坐过,因此,火车这种交通工具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不过,坐上了这一世他还没有坐过的火车后,何晓军才知道,这个年代的火车,与他前世坐的火车简直就天差地别。

    首先,这个年代的火车比何晓军前世时的火车,发出的响声呈几何倍数地增大。前世坐火车时,那个并不大的轮轴动力转换响声,就是对人的睡觉也没有什么影响,而现在这火车,响声震得让人耳朵生痛,就是同坐在一个座位上的人要谈话,也要贴着耳朵大嚷才听到。

    其次是火车的车厢密封程度很差,差到了不但外面的各种声音能毫无过滤地传进来,就是各种各样的灰尘,也毫无阻隔地飞进来,让整个车厢时刻都漫天尘土飞扬。

    还有的是,当代的火车那个速度,只比牛车快一点,不要说是与何晓军前世的高铁比,就是比普快也差得远。

    何晓军前世时,他只坐过了一次普快。那是一次在湖南出差,他从湖南的省会坐普快到一个地级市,那里程牌上标示的181公里,普快的火车竟走了四个多小时。自从那次之后,他就发誓以后不再坐普快,因为那个牛车般的速度让他受不了。

    而今,何晓军就感觉到了那次的普快与他现在坐的火车比,就是马车比牛车了,因为今天那六十多公里的路,他们就走了足足四个小时。

    每小时才十多公里,何晓军相信就是骑自行车,他也不止这个速度。而且还要备受那噪音、灰尘的糟蹋,直让何晓军直后悔为什么自己不跑步赶路?

    天未亮出发,到达了市里时,已经是午饭时间,市里的火车终点站,就在客运站的旁边,所以,何晓军他们下了火车之后,马上就到旁边的客运站里,买了最近去省城这班船的船票。

    最近的班船也要在下午才开,所以,何晓军他们决定先填饱肚子,然后再等船。

    那时,市里这个火车终点站所在的地方,是市郊的一个墟,一个小得可怜的墟。

    这个地方何晓军在前世时来过,并在这个里呆了一段时间。因为前世时,这个地方建有两家国家级的大厂,何晓军被厂里派来这里的其中一家厂,学习了一段日子。

    既然在这个地方住过一段时间,对这一带当然就熟悉了,所以,何晓军知道这个地方有一种面食特产叫“银丝面”,算是面食中的极品。

    在前世的资讯中,何晓军知道这个特产在当前这个年代已经出世,而且也已经风行,所以,他就带司徒怀璧父女,问了几个当地的人,然后找了一家正宗的面馆,进去品尝这个当地的美食。

    “银丝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像银丝一样的面条,何晓军当天品尝到的,果然就是像一条条细得发亮的、像银丝一般的面条,而且,这面条无论口感与味道,都要远胜他前世时的同样产品。

    这情形,让何晓军愕然,不是吧,后世的技术先进了,面条的制作工艺应该也先进了,而且,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制作经验积累,理论上应该是那时的产品优胜才对,怎么反过来却不及大半个世纪前的今天呢?

    思索了一会后,恍然大悟的何晓军就知道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一是因为此时的面条是纯手工制作,而他前世时,都用机器制作,这就是面条那口感的差异。虽然,科技先进了,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食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机器永远替代不了人手。

    一是这个年代的食品还没的受污染。就如用来包“云呑”的猪肉,是货真价实不喂饲料(嘿嘿,那个年代又哪来的饲料?)的土养猪,那肉当然就鲜甜;又比如那年代没有被工业废水、农药污染的天然水,做出来的东西也当然就鲜甜。

    唉,时代的进步,虽然在绝大多数的方面说是好事,但在一些方面,却是坏事。这就是俗话说的有利必有弊。

    因为科技进步,制造的流程就缩短一大截,也因此就出现了速成的食品原料、速食的食品,这些的速成,不但剥夺了人们的口感,还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潜伏危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弊端。

    社会进步了,自动化程度也跟随发达了,于是,各种各样的制造业也风生水起,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应运而生。但那些的制造业,却成了污染的源头,高科技产品也成就了作物的变异,这些,都成了自然的破坏罪恶的魁首。

    此时,何晓军记得他前世时,一位香港大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社会的进步,总要站在自然的对立面?

    与何晓军同桌就餐的司徒怀璧父女,就不知道她们同行的这位年轻得可以的人,对面前的一碗面条,竟能生出如此多的感慨来。

    既然当代的“银丝面”好吃,何晓军当然就不会放过这个难得一到这个地方来的机会,放开了肚皮,大块朵颐起来,一气吃了三海碗分量十足的面条,让连一碗也吃不了的司徒怀璧父女看个瞠目结舌。

    吃过了面条后,何晓军他们回到了码头,走入了码头那简陋的候船室里,等候上船。

    由于还没有到上船的时间,司徒怀璧父女就找一张凳子坐下,边等船边低声不知说起了什么来。无聊的何晓军,就移步到了码头的宽边,望着滚滚流逝的江水,发起了呆来。

    何晓军脚下的这条江叫西江,从广西那边流来,经过了市里之后,就直接流入大海。

    海山这一带的地方,在何晓军前世的开放改革之后,之所以发展的步子比国内同级的地方要快,那水陆便利的交通,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国外那庞大的华侨资源,也为这个地方的建设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看着今天,想着后世,何晓军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他脚下,还是那跟他前世时一样湍急的、浑浊的西江水,但他此时处在的年代,却是一个倒回到了大半个世纪的年代,这又是哪跟哪呀?

    就何晓军的胡思乱想中,上船的通知传来,才让他匆匆收回了放飞的思绪,跟随司徒怀璧父女两人,上了泊在码头上那艘不大的客船。

    踏上了客船之后,何晓军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前世时,何晓军也坐过几次客轮,而且,就是在他现在所在的码头,他也坐过不止一次的客轮。

    何晓军前世在现在这个码头坐船,三次都是因为旅游而坐的,一次去省城,一次去桂林,一次去澳门。因为那时,海山还没有船运这个生意,所以,要坐船只能到市里这边来坐。

    不过,何晓军前世坐过的船,与今天坐的船比,就是天壤之别了。他现在踏上的船,不但小得可怜,而且又破又残,不要说跟他以前坐去澳门的飞翼船比,就是跟他坐往其它地方的普通客轮比,都差个十万八千里。

    先不说那小得可怜的、只有几十个床铺的船舱里,不但床位破旧,连棉被、开水等服务设置也没有,就是现在这船的船体破旧程度,也让何晓军怀疑它能不能抗得起内河那并不大的风浪。

    更让何晓军皱眉的是船舱内那混浊的空气。

    船舱内,此时充斥着油料与其它不知是什么东西腐烂的混合气味,闻了让人作呕。

    何晓军他们三人买的票,是特意选的三张连在一起的、上床铺的票。

    找到了床位,把行李放下,再把床头的窗户打开后,何晓军才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见到了邻床的司徒美倩,把头伸出了窗外才呼吸,何晓军估计这位大小姐千金也够呛了。

    看来,这一趟,也与早上坐的火车一样,又是一段艰苦的旅程。何晓军不禁慨叹当代的行路难,就是他这样平日已经算极不挑剔的人,面对这比前世落后一大截的现实,也不禁生出了不敢恭维想法。(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