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变明 > 《变明》第二百八十九章 圣上要来了!
    于是第二天,杨山芦正在屯田里亲自劳作,刘宗周却是急匆匆的找来了,并且看他眼里密布血丝,显然都是通宵未眠啊。

    而等到刘宗周见到杨山芦之后,都不废话的,甚至都不是叫贤孙婿的,而是把杨山芦拉出了屯田后,直接叫起了他的字。

    刘宗周就是如此说道:“镇国啊,我算是看明白了,现在能救大明百姓的只有你!所以老夫决定了!我要推你上去!只有你掌控更大的地盘,例如整个大同镇,乃至整个宣大三镇!乃至是更大的地盘,这样大明的百姓才能活下去啊!”

    “呃,老先生你是怎么了?”看见刘宗周如此激动,并且语出惊人,杨山芦就是吓了一跳,心道老先生如此冲动,该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吧……甚至说句不好听的,怎么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呢?

    其实这就是刘宗周的性格使然,或者说刘宗周就是一个性情中人,直抒胸臆!想当初他第一次见到杨山芦的时候,那是100个瞧不起他,甚至还当面斥责他为奸臣之子的!

    可是现在呢,却又转了180度的弯,居然都把他抬到如此高度,甚至说出只有他才能救大明的话的。

    接着杨山芦再经过了解之后,这才明白其中原因……老先生身为孝子,却痛失母亲,实在是令人悲伤的一件事情,而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像浙江这样的鱼米之乡,居然都会出现流民作乱的,那么可想而知大明其他的地方呢?所以也难怪老先生如此冲动了!

    不过杨山芦还是小看了刘宗周的冲动程度,刘宗周下一刻,都已经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封奏折,看上面新鲜的墨迹显然都是连夜写成的。

    刘宗周就是异常亢奋的道:“镇国啊,老夫这次回乡一趟,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夫已经用自己的双眼,已经找到了救国的办法——那就是你把你扶上更高位!所以你就敬候佳音吧,老夫这就前往京城,亲自向圣上呈上这份奏折!”

    而杨山芦听了只能是哭笑不得了,这位老先生到底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啊!做事情能别这么冲动吗?或者说别认准了理就不回头呢!而且谁要敬候佳音了!且不说圣上会不会同意,要知道自己还想低调的发展几年,如果这样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

    不过刘宗周却是已经不给他考虑的时间了,在和杨山芦说完了他的这个伟大创举之后,已经是兴奋的直接拔腿而去,准备前往京城,把他的想法直达天听了。

    而且刘宗周见到崇祯的可能性还不小,别看他已经被罢官为民,但是他崇高的威望摆在那里,并且依然还是东林党人魁首的重要身份。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刘宗周受到杨山芦的影响,也不再只是空谈国事,而是能俯下身子实际了解各种民生,也就很少和崇祯皇帝继续唱反调了,所以他真要去面圣的话,崇祯还是很可能会接见他的,这到时候再呈上这份奏折的话……

    包括这时杨山芦周围的很多属员,也都是被刘宗周的这番话给震惊得目瞪口呆的,他们虽然因为跟随杨山芦日久,都知道他绝非池中之物,总有潜龙腾渊的那一天的,可是现在的步骤有点乱啊!

    包括杨山芦本人,都是被刘宗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的,而且他也知道,以这位老先生的性子,再加上他的名望,想要阻止他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今也只能考虑会带来的影响了。

    不过这也可以算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他在深刻影响了一大批人的同时,这些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他,于是杨山芦在处理了屯田的事情之后,接着就是立即召集一干心腹,分析这件事情带给他的影响,包括他该做出的各种应对。

    镇虏卫的官道上,刘宗周已经坐在了马车上,一骑绝尘。

    七天后,皇宫,金銮大殿上。

    在经过一番运作,顺利得到召见的刘宗周,正在崇祯的面前慷慨陈词,言辞犀利地说出了他的主张——救天下者唯有杨山芦!并且还不顾在场文武百官的震惊,当场呈上了那份奏折。

    并且刘宗周除此之外,他还另外献上了一份万民书!所谓的万民书,就是由一万个老百姓写成的请命书!

    这可是刘宗周发动手下弟子,跑遍了整个阳和道东路(刘宗周上京后交代他的弟子们办的),找到那些愿意为杨山芦请命的老百姓,然后把他们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全部写在上面,这样有根有据!当然这些老百姓们几乎都不会写字,可是没关系,他们都会咬破自己的手指,按上血手印!

    所以现在的崇祯皇帝,看着刘宗周这封言辞激烈的奏折,然后又看着这份有着一万个血手印的万民书,他就是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的呢?

    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就是一直收到了各种弹劾杨山芦的奏折,甚至数量之多,都快要把他的御案给堆满了!

    至于事情的起因也是很明显的,杨山芦这次大刀阔斧地对整个阳和道东路进行大治理,并且是从上到下的大治理!其他的不说,光是赶走的有品级的官员(各种贪官),就是多达三四百人!

    这三四百个是什么人,其中最低的都是正六品武官,乃至上过他御览揭帖的正五品以上的高官,都有上百个之多的,可是现在呢,全部被他赶走了!

    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三四百人虽然不敢正面对抗杨山芦,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靠山,再加上他们为官几十年,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既然你触犯了我的根本利益,那我也就必须和你拼到底了!

    所以很快的,朝廷中就以代王朱传火齐为首(建藩于大同府),联合一些京中勋贵,外加一大批朝中官员,那是一起弹劾杨山芦……各种奏折铺天盖地,什么罔顾国法,任人唯亲,乃至把整个阳和道东路变成他一言堂的趋势……反正是各种脏水怎么脏怎么往他身上泼啊!

    不过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崇祯皇帝顶住了这份压力!他依然对杨山芦信任有加!他依然记得当初他和杨山芦君臣奏对的时候,他金口玉言对他说过的承诺,只要他杨山芦做的事情无愧于大明,无愧于社稷,他崇祯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所以这么多奏折,都是被他留中不发的。(所谓的留中,就是把大臣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批复,不交办,就这样晾着)

    可是就算这样,崇祯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些大臣们,都像吃了枪药似的每天都上弹劾的奏折,搞得崇祯不胜其烦啊!可是现在呢,在看了刘宗周这份‘别出心裁’的奏折之后,崇祯皇帝却是震惊了……难道自己还小看了杨爱卿?

    毕竟他太清楚刘宗周的为人了,这位老先生虽然当初多次顶撞过他,甚至是以死相谏的,可是对于这位老先生的风骨,还是非常敬佩的,那真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士人的楷模,文人的表率!

    可是现在呢,这样的人物居然都站出来力挺杨山芦?甚至还是如此的高调?把杨山芦吹的简直天下地下绝无仅有,乃至拯救大明的希望,都系于他一人身上?

    只是,这正搔到了崇祯的痒处啊……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这次罕见的大灾年持续深入,整个大明的形势日益艰难!各地请求赈灾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飞来,让崇祯都是深感头痛的!

    甚至崇祯都不敢想象的,如果没有之前杨山芦力挽狂澜,消灭了张献忠、罗汝才这献曹二贼!又开发了琼州岛,持续有米粮供应,现在的大明江山,真不知道是如何模样呢!(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时的张献忠已经重新起复,配合这次大灾年的无数流民,大明的半壁江山已经尽数糜烂)

    可就算是这样,现在的崇祯也已经是焦头烂额,包括他一次次问计户部尚书,户部总管天下钱粮,可有办法?得到的回答也只有二个字——没辙。

    所以现在呢,忽然看到刘宗周送来的一线曙光,崇祯就是忽然心有所动……当然,此事事关重大,不是可以轻易决断的。

    于是崇祯就是看了看依旧在等他回复的刘宗周,和颜悦色地说道:“老爱卿(刘宗周已经是草民之身,不过为了显示对他的亲近,依然如此称呼),你的一片为国忠心,朕已经看到了,对于你的提议,朕也会慎重考虑的。”

    不过不得不说,刘宗周怎么就是‘一根筋’呢,崇祯都这么说了,包括在场那些弹劾杨山芦的官员,都是对他怒目而视的,恨不得扒了这个老家伙的皮!刘宗周却还是说道:“皇上啊,这已经是拯救大明的唯一希望了,所以你要早下决断啊,不然的话老臣可是明天还要来的!”

    “朕知道了!”好吧,如果是在以往,刘宗周如此‘不知进退’,崇祯肯定是不喜的,不过现在嘛,既然对他的感观发生了变化,崇祯也就变得欣赏起刘宗周来……这才是国之忠臣啊!

    (在此多说一句,其实东林党人大多都是爱国的,只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才会出现杨继盛误国这种事来,而现在只要找准了方向,那还是很有能量的)

    不说刘宗周退朝之后,开始联系其他东林党人,继续为杨山芦造势,就说崇祯皇帝,等到退朝之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看来是得给杨山芦压一些更重的担子了!

    当然崇祯也知道,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即将做出的决定事关重大,关乎万民!所以还是需要亲自前往东路看看(刘宗周这次返乡的‘社会实践’也触动了他),只有真正地了解实际情况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啊!

    不过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崇祯叫人查阅了一下地图,这里前往东路,一来一回要十几天,再加上还需要用上二三天进行考察,所以差不多都要离开大半个月的,这么长的时间……

    所以崇祯知道瞒不住,就找来了内阁首辅刘宇亮,和内阁次辅杨嗣昌等人,告诉他们自己要前往东路进行实地考察,到时候朝廷中的奏折就由他们代为批阅(内阁辅臣们本来就有票拟之权),当然如果是真正事关重大的事情,他们无法作出决定的,可以飞鸽传书来通知他。

    而得知崇祯要离开京城,内阁首辅刘宇亮是非常震惊的,而且按理说以他内阁首辅的身份,应该坚决予以阻拦的!(崇祯身份显贵,不能离开京畿)不过这位内阁首辅一向信奉明哲保身,然后他再看看崇祯去意已决,所以也就根本没做什么劝说的。

    反倒是次辅杨嗣昌,虽然他也不赞成崇祯皇帝离开京城,但是得知他是要去阳和道东路考察,杨嗣昌就是改变了主意……

    要知道这次那么多人弹劾杨山芦,让他非常恼火的!只是这次的来头太大,又是王爷又是勋贵的,他也有些顶不住……所以能借此机会,让圣上看到芦儿做出的功绩,然后狠狠训斥那些人,那应该是好的吧……

    既然内阁中分量最重的两位人物,都没有反对,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崇祯要开始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离京!

    当然原本崇祯是非常勤奋的,几乎天天上朝,现在忽然消失半个月,不是要引起那些大臣们猜疑的吗?不过这是难不倒这些内阁辅臣们的,他们商量之后的说法就是,皇上龙体欠安,偶患小疾,这样对那些大臣蒙混过去即可。

    不过不管怎么说,皇帝出行不是小事,身边必须有强悍武力护卫,不过现在京城的主要武装力量,也就是京师三大营,早就是武备松弛,不堪使用。

    不过现在的朝廷非常窘迫,除了这些人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可用的武装力量,最后也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长子,从三大营中挑选出了五百军士,另外还从锦衣卫中挑选了五百精干的番子(锦衣卫原本就是皇家的御林军,皇帝的卫队),这样合计1000人出发的。

    另外这次出行,崇祯还带上了他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外加总领三大营的勋臣之后,武平侯陈世恩,这样一文一武,来进行陪王伴驾的。

    当然这次是秘密出行,所以这一千人就是轻衣简行,悄悄地离开京城之后,这才浩浩荡荡的前往阳和道东路而来了。(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