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抗战之浴血大兵 > 《抗战之浴血大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不放心百姓
    柳川平助,日军第六师团。

    李卫东这些天脑袋里反复出现这两个危险的信号。

    戴笠的情报显示,马德旺的炸药,并没有把它们送到天照大神那边去。

    而且,第六师团完好无损。

    李卫东当时命令马德旺挖地道,埋炸药,目的就是解决这两个危险的信号。

    然而,虽然日军伤亡惨重,马德旺也因此升了中将,但是,这两个危险的信号依然威胁着南京。

    南京大屠杀!!!

    李卫东想着想着就害怕,小鬼子的报复心理是出了名的,李卫东不敢想象,因为马德旺的那次爆破,南京这一次要死多少人。

    所以,李卫东并没有听老蒋的安排去江西,而是留在了南京。

    虽然江西是李卫东的地盘,虽然李卫东的主力部队在江西。

    蒋光头不解地问李卫东:“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好意,你难道不知道,南京根本就守不住?”

    李卫东淡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放心。”

    蒋光头道:“你不放心唐生智?”

    李卫东道:“我不放心南京城里的百姓!”

    蒋光头离开南京之后,唐生智问李卫东:“你为什么不走?”

    李卫东笑道:“南京,全世界都认为,应该我李卫东来守,可是唐将军为我抗了下来,去背黑锅,我怎么能拍拍屁股走人。”

    唐生智当然不相信李卫东的话,又问道:“你是怕你的嫡系,被我消耗了吧?”

    李卫东道:“我是怕,第六师团,把你的一世英名给毁了,你都能为国挺身而出,我怕什么呢?”

    自从临危受命以后,唐生智有时也在想,自己也许真的很蠢,在危难之中以抱病之躯替蒋光头卖命,值得吗?可是,这种偏差又一次次被他自己否定了。自己在国家民族危难之中挺身而出,守的是我堂堂华夏民.国的首都,为的是为国家尽忠守节,岂是为他蒋光头一人卖命。

    每每想到这些,唐生智的心就十分的坦然,一股热血在周身激荡。

    11月7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上将公开会见国内外新闻记者,在频频闪动的镁光灯下,唐生智清瘦的脸上充满自信。

    “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替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必死决心,唐生智要交通部长俞飞鹏把下关到浦口之间的渡轮停开,并下令所有军用民用大小船只一律交由宋希濂的6师严加看管。

    包括长官部在内,不准留有一条船,违令者以军法.论处。伺时,还命令驻防江北的胡宗南的第1军,凡由南京向北方渡江的任何部队或者军人,一律制止,如不听从制止者,格杀勿论。此令一出,守城官兵一看退路已绝,只有抱定必死决心。

    唐生智的这道命令一下,顿时江面上空空荡荡,看不见一条船影,守城官兵个个坚守岗位不敢懈怠。就因这道命令,后来南京城破撤退之时,连唐生智自己也差点为找不到船而跑不出去。

    唐生智决定固守南京以后,一改他过去只派少量部队守南京的主张,一再要求增加兵力。对此,蒋光头尽力满足,几乎把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包括从淞沪会战撤下来尚未休整补充的部队,都调去防守南京。南京防守的兵力越来越多,最后多达11万余人。

    由蒋光头签署的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命令下达之后,紧接着又宣布了刘兴、罗卓英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余念慈为副参谋长。

    刘兴和周斓部是唐生智多年的老部下,曾经同生死共患难,唐生智特意推荐他们人做自己的副手,蒋光头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尽力满足唐生智的要求。

    刘兴号铁夫,湖南祁阳人,与唐生智是同乡。远在1916年唐生智任湖南督军署警卫团第营营长的时候,就在唐生智手下当连长。后经唐生智提拔,从连长一步一步升任军长。

    抗战前原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在华日关系紧张时出任江防军总司令,江阴失守后退到南京。周斓也是唐生智的同乡。

    唐生智任湘军第4师师长的时候,周斓曾任师参谋长、警备旅长,北伐以后,唐部扩编,周斓也一步步升到了军长。他和刘兴人经历颇相似,此前,和刘兴一同在军事参议院任上将参议。

    至于罗卓英又该另当别论了。他是李卫东的副手,李卫东是蒋光头的心腹,罗卓英自然也成了蒋光头的亲信。蒋光头把他安插在唐生智身边,不言自明,是用他来牵制唐生智。

    至于李卫东本人,虽然还在南京,但是蒋光头却不安排任何具体的职务,生怕李卫东因为南京的失守,被人抓了把柄。

    余念慈是何应钦的人,此前任中将参议。

    唐生智的卫戍司令长官部的几位正副长官们形成了一个“三国四方”的局面。唐生智心想,这仗还没打,就给我身边插了钉子,老蒋可真是秉性难移呀。

    接下来,唐生智受命组织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他很想找些老部下与他再共患难,可是今不如昔,明眼人谁还看不出来,以南京孤城抗击凶悍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各个自顾不暇,谁还愿留在南京,甚至一些与唐生智亲近的人,关键时刻也各奔前程了。

    此情此景,令唐生智不禁慨然长叹,倍感凄凉,这时候,他才真的体会到什么是孤家寡人的滋味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唐生智勉强把司令长官部组织起来了。

    11月16日,国民ZF军事委员会对日作战大本营发布南京卫戍部队战斗序列。

    长官部下辖防守南京的部队为:桂永清的教导总队,第78军宋希濂的6师,第10军徐源泉的41、48师,第71军王敬久的87师、傈7军孙元良的8了师,以及宪兵的两个团,炮兵第8团的一个营。

    后来,自淞沪担任掩护撤退的第74军、第66军、第8军还有第军团的徐源泉部也先后秦令参加防守南京。

    防守南京的战斗方案,经反复研究,报请蒋光头批准,其方案如下:

    防守的重点是镇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的汤山、淳化镇地区。防御地带由三线组成:

    第一道防线从南京以东、以南外围山地的三江口、花园、龙潭、汤山、淳化镇、方山、殷巷、牛首山至板桥镇;

    第二道防线由八卦洲南岸的甘家巷、杨坊山、紫金山、孝陵卫、高桥门、河定桥、麻田桥至西善桥达江心洲对岸;

    最后之防守为南京城。

    各部队之防守配置为:

    (1)徐源泉第二军团两个师,防守南京以东的龙潭至汤山附近一线正面;

    ()叶肇第六十六军两个师,防守汤山至淳化镇以东的一线正面;

    ()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两个师,防守淳化镇至板桥镇、江心洲一线地区;

    (4)王敬久的第七十一军,邓龙光第八十三军的一五六师及一○三师、一一二师,防守镇江;

    (5)孙元良的第七十二军位于城南华夏门、雨花台、黄山顶地区;

    (6)宋希濂的第七十八军位于城北之幕府山、下关、和平门、玄武湖地区;

    (7)桂永清的教导总队位于城东中山门外至玄武湖一线地带;

    (8)萧山令的宪兵两个团位于城西莫愁湖、清凉山、草场门一线地区。

    以上各部队,都是于仓促中进至新的防区,其中第二军团第四十八师,1月7日才由汉口到达南京。

    华夏军队重兵集结,准备拼死固守,日军昼夜兼程气势汹汹,南京志在必得。

    1月1日,日本统帅部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进攻南京!

    在此之前,对于要不要攻占南京,参谋次长多田骏犹豫过,外务省犹豫过,甚至首相近卫本人也犹豫过。

    他们曾经主张与华夏在上海进行谈判,曾经希望适可而止,曾经口口声声要把南京作为停战议和之所而不是交战之地。

    但当华华夏面军即将对南京形成完全包围之时,一切顾虑都被抛开了。由于一路“凯旋”,那些横得没边的师团长和参谋们对朝中高官也开始不屑一顾,以至于连一份简单的战报都懒得传给他们,近卫竟然只能和普通国民一样,在公开出版的报纸上翻找前线日军的行踪。

    可是近卫仍然无比亢奋。

    我们既然已经兵临城下,攻到了华夏首府,对方除了升起白旗,与我签署城下之盟,还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出乎近卫的预料,蒋光头和唐生智都不愿意跟他签什么城下之盟。

    唐生智在就职后,将自己的执行部改成了南京卫戍司令部,所有运筹帷幄的活也由他和执行部的高级幕僚们一肩挑起。

    执行部本来只是督修国防工事的机构,却突然要负起全部守城之责,而且这时幕僚们又听说,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竟然以患胃病需要诊治为由,先行撤到湖南去了。

    姓谷的有胃病,我们唐长官也有胃病,而且比他还严重,凭什么他一溜烟跑了,却把这么重的担子扔给我们,难道守南京原来不是他的责任,还是以为我们都是傻子,不会找借口溜之大吉?

    唐生智看出部下们不仅有情绪,情绪还很大,便主动对他们道:谷司令有病需要到后方休养,你们不要对此有想法,他走了,防守南京的任务,自然只好由我们来承担了。

    底下还是有人认为南京不应该守。

    唐生智说,得守,不仅守,如今还只能死守。因为形势起了变化,战争将降临到家门口,南京是首都,我们绝不能够轻易地把它奉送给敌人。

    我们平常总说抗战抗战,难道抗战只是为了让别人去牺牲吗,难道你们谁愿意让日本人随随便便把首都从我们手里夺走吗?

    当然不能!

    说着说着,唐生智的声音开始低沉下来,语气也越来越沉重。

    我是负责任的主官,已决定与南京共存亡,南京失守,我也不活了,但你们是幕僚,跟我所处的地位不一样,所以我不要求你们和我一道牺牲,万一城破,你们就想办法赶紧突围。

    我只要求你们一样,在我活着的时候,坚持工作到底!

    如果说前一番话是大道理,后面一段掏心掏肺的体己话立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论职务,唐生智现在是南京最高军政长官,一级上将,当然最有理由不死,如果他都有了死在南京的决心和打算,当部下的还能弃之不顾,乃至拔脚先溜吗?

    稳定住指挥班子后,唐生智随即部署守城,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加起来总共达到十多万,但正如他先前所预计,这十多万里面能打的真的不多。

    现在的唐生智,身边没有一支亲兵部队,国内情况又非常特殊,不是像东瀛军界,即使退休被重新起用后,各路人马也能对你做到服服帖帖,好像自己的老领导一样。

    蒋光头虽新授其南京卫戍司令一职,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司令罢了。

    唐生智能够依靠的,还是教导总队。

    此前,为了教导总队留存与否,唐生智曾与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吵得不可开交。

    何应钦想把教导总队调到四川去,扩编成三个军。唐生智急了,说你要这样的话,南京根本没法守,这个卫戍司令我也没法干。

    最后蒋光头拍板,留下六个主力团,三个特务团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队则撤至后方。

    唐生智专门赶到教导总队,在对军官们训话之前,他先举了一个反证。

    “汪副总裁”(汪精卫)说过,我们与日本人打仗,是要打败仗的。华日实力悬殊,谁不知道呢,可是我们越败越要战,这样终究会打败日本人的。

    敌人来犯,则远战;远战失利,则近战;近战失利,则守城;守城不力,则巷战;巷战再不力,则短接;短接再不力,则自杀。

    唐生智接下来说,“委员长”答应过我,只要在南京守三个月,一定会组织兵力进行反攻。

    三个月太短了,我们要守六个月,无命令绝不退出南京!

    一番慷慨的铁血演说,立即使场内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唐生智最后问大家,是坚守南京要紧,还是保命要紧?

    众人热血沸腾,皆大呼:守城要紧。

    鼓动完了,唐生智来实际的。

    在南京的教导总队官兵,先给诸位发三个月薪水,有家眷的发一个月安家费。1月1日之前,均想办法把家眷送回家或送到后方。

    要做到后面这一点承诺已渐显困难。从水面走,由于ZY海军几乎全军覆灭,日本海军开始冲破江面封锁线,逐渐深入长江江面。从陆地走,包围圈又正在合拢,危险亦无处不在。

    但是再困难也得做,因为多年带兵的经验告诉唐生智,这是收拢军心的起码保证。

    唐生智告诉官兵,有不愿留下来的,三天内请假,可以自行离去,但多发的薪水就没有了,还得落一个怕死的名声。

    何去何从,诸位得想清楚。

    都想清楚了,没看到有多少人提出要请假离开。

    薪水发了,家眷送了,唐生智又命人大量采购烟酒,要吃要喝可以随便拿。

    所有这一切做完,他开始板起脸,拿起蒋光头亲授的尚方宝剑。

    各部凡擅自撤退者,一律按连坐法惩处,我将调宋希濂作为预备队,在江边专门负责维持军纪。

    若不借助教导总队,并来个恩威并施,以上海溃退后的士气,南京恐怕半天都难守。

    日军华华夏面军兵分五路合围南京。1路是第11、第1、第16师团沿京沪铁路经丹阳、镇江、句容西进;第路是第、第9师团由金坛直扑南京;第路是第10军第114师团沿宜兴、溧阳、溧水公路前进;第4路第6、第18师团沿宁国、芜湖公路进攻芜湖,包抄华夏军队沿江西去的后路;第5路国琦支队从广德经朗溪、太平渡江,攻占浦口,切断南京守军渡江北去的退路。南京已处在日军四面包围之中。

    这边唐生智也在调兵遣将,加紧设防。他把南京的防守阵地分为复廊阵地与外围阵地。复廊阵地在城外一线。唐生智把装备粮良战斗力强、号称蒋光头的“铁卫队”的教导总队放在ZY;防守紫金山及城垣东部。

    左边是宋希濂的6师,防守红山、幕府山及城北地区;右边是孙元良的第88师,负责防守雨花台及城南地区。宪兵部队守卫清凉山。

    外围阵地由第军团,第74军、第66军占领乌龙山炮台、栖霞山、句容、淳化、牛首山一线,构成半环形外围防御阵地。(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