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第一章 秀蓉婚事
    第四十三卷新科厂长

    第一章、秀蓉婚事

    就在朱世寿忙于他的建筑队如何能够找到活路做的这一段时间里,朱秀蓉和镇小学的老师贺加强正式结婚了。

    贺加强的家也是农村的,他父亲原来也是龙台镇小学的老师,退休后贺加强接班到学校。由于贺加强是高中毕业生,又比较好学,到学校后先是当勤杂工,因为字写得好,学校里需要做写大字报或者写宣传标语、办板报之类的事时,就让贺加强写。因此学校校长也就对贺加强多少有一些了解。一次,学校一个教二年级语文课的老师突然生病,学校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代课,校长就让贺加强去代上两节。没想到,贺加强上课的效果还非常不错,虽然不是学师范的,之前也没有上过课,但在上课时间里不仅能够把二年级的学生紧紧地吸引住,而且把该教给学生的东西也教了。之后只要是有代课的事,学校就让贺加强去代。过了两学期后,学校里的一个老教师退休了,学校就让贺加强做为教师正式给学生上课。那个时候当老师并不需要资格证之类的东西,只要能够进学校,进学校后能够教书,自然就可以当老师。更何况贺加强当了老师后,虽然是从一年级开始教起,但却非常投入,拼音是贺加强的一个弱点,但一年级除了教学生最基本的识字外,重点就是教学生拼音,通过拼音来识字。为了弥补自己的拼音弱项,贺加强专门买了一台收音机,跟着收音机里的一个学拼音栏目自学。蜀人说普遍话或者是学拼音,最大的问题就是前鼻间和后鼻音分不清,边音和鼻音分不清,卷舌音和平舌音分不清。为此,贺加强就读字典,在读字典时,把自己觉得分不清的字分列出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并强行记忆。汉字无论是读音还是结构组成,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把这些规律掌握了,自然也就解决了蜀人说普遍话和学拼音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贺加强的拼音水平就完全超过了师范学校出来当老师的人的水平。当然,也成了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

    由于自己是接班到学校的,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里教书的水平并不比其他师范学校出来的差,但在内心里始终有一种自悲感。包括在个人问题上,贺加强都没有过高的要求。虽然他也想过找一个“吃商品粮”的人,但经别人介绍接触了几个,最后都被对方拒绝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贺加强是一个接班的,虽然本人吃上了“商品粮”,但家还是农村里的,并且家里的拖累还不少。贺加强是家里的老大,后面还有三个兄弟,两个妹妹,并且都还没有成家。贺加强虽然也想找一个“吃商品粮”的人做老婆,但他清楚自己的条件,特别是和几个“吃商品粮”的女子接触,别人都毫不犹豫地把他踢了后,贺加强就更是清楚以自己的条件,要找一个“吃商品粮”的女子很难。后来他随学校一个老师到朱秀蓉那里打衣服,见到朱秀蓉后,贺加强心里很有些怦然心动的感觉。虽然他觉得朱秀蓉不是“吃商品粮”的,心里多少有些遗憾,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观察后,贺加强觉得尽管朱秀蓉不是“吃商品粮”的,但家里的条件不错,本人也勤快、能干,特别是会打衣服,也算是会一门手艺,结婚后就不怕完全靠他一个人养家了。有了这些想法后,贺加强就总是有事无事地找借口接近朱秀蓉。

    朱世禄的儿子朱子善已经五岁多,快要到上小学的年龄了,也正是可以进行启蒙教育的年龄。贺加强就利用朱子善的这一点,只要有空,就到朱世禄家,说是来看看朱子善,教他认字。时间一长,贺加强的这一做法既赢得了朱子善的喜欢,也赢得了朱世禄和王雪娇的认可。罗瑞花当然知道小伙子的用意,也乐观其成,自然不会反对。同时,贺加强利用自己会画画这一特长,还时不时帮朱秀蓉裁一下衣料,后来又给朱秀蓉设计了几件衣服样式,这样也慢慢地赢得了朱秀蓉的好感。在这样的过程中,虽然大家都没有把意思说明,但都认可贺加强与朱秀蓉的交往。在镇上的几个人认可后,朱世禄还是利用星期天回梁家坝老家的机会,把朱秀蓉与贺加强的相关情况给家里的父母和爷爷说了,家里的父母和爷爷听说婆婆和朱世禄他们都认可,自然也就没有反对的意见。就这样,贺加强和朱秀蓉两人的关系也就慢慢地确定了下来。

    因为两个人都在镇上,贺加强又是镇小学的老师,因此,朱家也就没有再象嫁大女儿朱秀珍那样,先是去“看家屋”,然后又合字算命,男方家人还专门到朱家下聘礼等等。在朱家来讲,朱秀蓉能够找到一人“吃商品粮”的,并且是学校的老师,就已经是天大的福份了,贺家的人也觉得儿子能够找一个能干、贤惠,并且家族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女人,也算是解决了大儿子的终身大事。虽然贺家觉得大儿子是老师,是“吃商品粮”的,而朱秀蓉是农村里,和贺加强一样,他的父母对此也有些遗憾,但家里几个娃娃,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娃娃的终身大事。并且大儿子自己都不计较这个问题,做父母的当然也不好过份强调这一点。特别是贺加强的父亲,毕竟是老师,既了解自己家庭的情况,也理解大儿子的想法,并且在婚姻问题上他相信缘份。在两家父母都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贺加强和朱秀蓉最后才能够最终结成秦晋之好。

    因为家在农村,家里的负担又比较很重,并且又是家里的老大,后面还有几个兄弟和妹妹,为了节俭办婚事,贺加强和朱秀蓉商量,决定不办农村里那种“九大碗”式的传婚宴,而是采用城里人比较现代的新式婚礼。

    所谓的新式婚礼,就是不办酒席,只是在确定结婚的那一天,把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等等请到新房来坐一坐,新郎新娘事前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香烟之类的东西,客人们来时吃点喜糖、嗑点瓜子、剥点花生、抽点喜烟。当然,来客都会送一些礼物,如脸盆、茶具、炊具等生活用品,也有送布料、床单等日常用品的,当然,更多的是送钱。特别是有单位的,一般都会是把钱凑在一起,找一些人作代表,到新郎新娘那里恭贺。当然,关系特别好的会单独送礼,如果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和新郎或新娘的良好关系,会在单位上和单位同事一起凑份子,另外再单独送礼,当然,如果这样的话,一般也会单独到新郎新娘那里祝贺。

    朱秀蓉把自己要和贺加强举行新式婚礼的想法给家里人说了后,开始家里的人不太愿意,特别是李翠菊,觉得自己的女儿结婚,如果用女儿所说的那种新式婚礼结婚,觉得自己脸上没有面子,感觉有些偷偷摸摸一样,似乎是自己的女儿嫁了一个好差的人。倒是朱根福理解,想到二女儿能够找到一个“吃商品粮”的老师,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加上他也知道贺加强家里的情况,如果举行传统的婚礼,不仅要多花不少钱,而且也要多不少事。既然女婿提出来,女儿又同意,就按照他们的意见办就行了。朱根福都同意了,李翠菊也就不好再说啥,只是说:“如果这样的话,就太亏我们蓉儿了!”

    就这样,朱家又一个子女的个人问题解决了。(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