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第3章基层锻炼
    第章基层锻炼

    朱世财下派的绵城区涪江镇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镇。因为朱世财是从市委办公室下派下来的,并且是在镇上任副书记,自然就履行镇党务副书记的职责。作为乡镇党务副书记,说起来他的职责任务不少,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党委书记抓好分管的党建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宣传、群团组织和信访工作;负责党委日常工作,负责召集党支部书记会议,党员大会,安排党务工作及提高党委集体讨论的工作事宜;负责组织、检查、督促党委各委员和各支书的工作及党委的决议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的问题和反映。及时向党委会或党委书记汇报工作。经常掌握各支部的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解决。经常与书记和行政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交流情况,协助和支持他们的工作,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负责组织、落实党内的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的实施并做到检查和督促,沟通情况,及时总结工作。以及分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计生、老干部工作,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等等。这些职责说起来头绪和任务都非常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完全按照上述这些条款在做,而是主要承担镇上基本上每天都要遇到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如接待到镇上办事的群众,协调村与村之间或是老百姓之间的纠纷,带人到处去抓“大肚子”(不符合计划生育而怀孕的妇女),到农村的各家各户去催收税款,参与区上组织的诸如灭老鼠、杀蟑螂、驱蚊虫活动等等。

    朱世财虽然出来农村,对农村里的一些情况有所知晓,但因为他一参加工作就在地级机关,对于乡镇的工作完全不了解更不熟悉,刚开始时朱世财很不习惯,特别是带人去抓“大肚子”和到各家各户去催收税款,更是觉得内心里有一种难过。朱世财本来就是农村里出生的,对于农村里那些农户的思想和情况也大体有一些了解,知道农村里普通农民的思想状况和家庭总体境况。就如让乡镇干部最头痛的抓“大肚子”吧,且不要说中国几千年来那种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在农村里根深蒂固,就是农村里的那些活路,很多就是力气活,如果让女孩子去干,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农村里的人拼命都要生儿子,除了有传宗接代的思想意识外,也还有解决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需要。包产到户后,需要劳动力的这种现实问题就更是突出。但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谁也不敢去动摇,乡镇干部也只有按照计划生育的政策和上面的要求,采取强制手段去阻止那些想生二胎甚至三胎的农村。再比如到每家每户去催收税款问题,农村里的人挣点钱本来就很难,好不容易挣到一点,却要交给镇上的干部,说是替国家收的。皇粮国税,老百姓倒还是理解,关键是各级在这上面都加了不少码,使得本来挣钱就难的老百姓增加了负担。

    对于这些事,朱世财心里觉得不对,但他又觉得自己一个人也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家里确实很穷的农户,他觉得确实不忍心,有几次都是他自己把钱垫上。朱世财在市委办公室工作,知道民政部门对于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他便利用自己的条件去找到市区两级的民政局,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补助一点他所下到的镇的贫困户。虽然他也知道,补助资金就那么多,他多要了,其他地方就要少了,但朱世财想,我现在是涪江镇的党委副书记,能够照顾的只能是涪江镇的老百姓。

    在官场上,存在广为垢病的所谓“屁股指挥脑袋”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根本无法规避的问题。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无论是何种政治体制,只有你人在那个位置上,才能够说出、做出那个位置上的事。这既不是潜规则的问题,也不是显规则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通用法则。用中国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在哪座山就唱哪首歌”。你在那个位置上,就只能说那个位置上的话,办那个位置上的事。如果你在这个位置上却看到另外的位置,或者是说另外位置上的话,干了另外位置上的事,那么轻则人家会认为你管得宽,管不了该管的事,重则可能会认为你喜欢揽权,甚至有野心,最后成为人们厌恶甚至打击排挤的对象。即使没有让人产生这方面的看法,至少也会认为你为不懂官场规则或者是工作和思想找不准位置。

    官场上,最忌讳的事就是去管自己职权之外的事。

    实际上这也不仅仅是官场上的问题,就是社会上、家庭里也同样是这样。试想,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不说父亲的话,不做父亲的事;儿子不说儿子的话,不做儿子的事;母亲不说母亲的话,不做母亲的事,那么这个家庭还成其为一家正常的家庭吗?

    由于朱世财有市委办公室这个背景,因此,下派到镇上工作期间,各方面都还是占了不少起手(优势的意思),镇上在安排工作时都会把相对容易做的事安排给他,而他到市区部门特别是市级部门去办理事情、协调问题,别人都会不看僧面看佛面,想到他是董文化副书记的秘书,只要不是违犯原则的事,都会给予支持定。也因此,涪江镇因为有朱世财在镇上任职,这一年时间里解决了好些之前想解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如镇上一直想修的一条通到涪江镇最远的一个村的一条通村路,又如镇上一直想建的一个农贸市场,再如镇上几年前就已经启动的一个养老院,都因为缺少资金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对于这些项目,朱世财下派到镇上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分别批到市区相关部门去争取、去汇报,都一一地落实了。这可是让镇上的干部松了大大的气,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事,老百姓也一直反映比较强烈,前些年因为镇上没有办法解决,不少老百姓对镇上的干部还有意见。现在他们就可以给镇上的老百姓做交待了。特别是镇上的书记和镇长,更是可以在老百姓那里交帐、说硬话了。

    前些年也曾有下派干部到镇上工作,但下派的干部多数是区上的,并且这些下派的干部不仅没有朱世财这种过硬的背景——是地委党务副书记的秘书,更没有因为是市委办公室干部的这种资源。下派镇后,能够把镇上安排的工作做好就不容易了。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干部有某些方面的资源,但摆在镇上的那些实际问题,并不是一点点资金就能够解决的。镇上的干部也知道下派干部到镇上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这些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的经历,需要到乡镇来补上基层工作这个经历的课,否则,以后的提拔使用时就会因为缺少这些经历而受影响。各级组织部门在选拔培养干部时,都非常注重干部在基层工作这个环节,每一到两年就会让各部门推荐或者是组织部门直接安排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锻炼。这些下派锻炼的干部都是政治上有前途、仕途上会升迁的,谁不希望有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上级领导?因此,下派到基层的干部,乡镇包括从省上下派到县市、从中央下派到省市,所到地方的领导对他们都特别关照,不会让他们干复杂麻烦的活路,也不会把他们放到急难险重的位置,更多的是让他们干一些轻松、简单的工作,让他们利用关系去为下派到的地方去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有的地方甚至明确地对这些干部说,你不用天天到地方上班,只有能够给下面跑来项目,要来资金,你就在原单位甚至家里呆着,到时候上级部门来考核、考察时,肯定给予优秀的评价。

    对于下派干部,虽然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但象朱世财这要在下派期间能够为涪江镇觖这么多实际问题的还不多。因此,朱世财在镇上下派一年时间期满要离开时,镇上的干部都舍不得朱世财离开,特别是镇上的书记和镇长。而当听说朱书记下派期满要回到市级机关时,涪江镇也有一些老百姓自发地到镇上甚至到市上来感谢朱世财,希望朱世财能够继续留在镇上工作。

    应该说能够做到这样,对于朱世财来说,也算是一个满足了。朱世财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一方面与朱世财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理解农村里的老百姓的思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有市委办公室副科长特别是董文化秘书这个特殊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身份,就不可能争取到那么多的支持。(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