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第四章 企业规范
    第四章、企业规范

    听了大哥朱世禄的话后,朱世寿的头脑里一直在认真思考朱世禄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在朱世寿的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建筑队的情况,现在每个月把所有的开支除去后,还能够赚千把块钱也就不错了,有些时候一个月下来还出现亏损。但如果因为赚钱的时候少,亏钱的时候多就把建筑队关闭了再重新去找事做,朱世寿的心里觉得非常不甘心,并且建筑队至成立以来,高石磊和祝基业就一直和自己在一起努力,现在如果自己提出来把建筑队关了,高石磊那里到是没有啥,毕竟他是自己的姐夫,但祝基业那里朱世寿就觉得不好说。这一方面是面子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关系到在祝基业那里如何交待的问题。并且如果再去做另外的事,朱世禄也感到心中无数。虽然他有经商的天赋,但毕竟自己在建筑队上已经花费了不少功夫。正如自己的一个孩子,看着他出生,虽然还很长,要把他抚养大还要花很多精力,但毕竟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心里已经有了比较深的感情。并且朱世寿也觉得自己还没有走到完全过不下去的这一步。于是,他对朱世禄说:“大哥,我还是想把建筑队继续搞下去,因为搞到现在,虽然还挣不到啥子钱,但我觉得也基本上算是走上路了。至于大哥你说到的这些问题,我下来后一定认真考虑,想出一些眉目后,我再来征求你的意见。也请大哥帮我思考一下。特别是一些管理的规章制度,请大哥帮我拟一些,我想你们厂里肯定不少,希望也能够借鉴一下。虽然我那还是一个小单位,但我也一定要努力把它做得象模象样。”

    通过和大哥朱世禄的这一席摆谈,朱世寿的思想开阔了不少。按照朱世禄提出来的思路,朱世寿和高石磊、祝基业三人对建筑队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建筑队成立以后积累的经验,几个人一致同意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决定:

    一是将“龙台个体建筑队”的名称改为“伍城县凯江建筑队”,并到县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去正式进行了登记注了册。朱世寿觉得,一方面叫“龙台个体建筑队”让人觉得就是一个私人建筑队,不容易得到集体。另一方面,凯江是伍城县县城所在地,名气比龙台镇的名气大。将建筑队改成为个名字,可以让人觉得自己的建筑队更正规一些。同时,朱世寿在县城里租了几间房子,作为伍城建筑队的办公地点和高石磊及祝基业等人的食宿地。

    二是将建筑队的建制进行完善。首先是明确了建筑队的领导成员,朱世寿自任队长,高石磊和祝基业二人任副队长。同时,在建筑队设了综合部、财务部、工程部三个部,并分别任命了三个朱世寿信任并且在建筑队干的时间比较长的人为主任,朱世寿和高石磊、祝基业三人各分管一个部。

    三是对在建筑队干满半年以上的员工实行月工资制。每月工资确定为六十元。只要是每天都在建筑队正常上班的,都可以领到六十元基本工资。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外,还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朱世寿在职工会上讲,只要努力地干,奖金可以不封顶,当然如果不认真干,或者是工作中出了差错,也可能一分钱都没有,还要扣基本工资。对于这个收入水平,在机关干部都普遍只有五六十块钱的情况下,建筑队的职工们听了后都感到很满意,用职工的话来说,“感觉自己当了干部一样”。在农村人的眼里,能够当干部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四是按照建筑队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朱世寿按照朱世禄给他提供了一些制度,再经朱世寿召集建筑队的几部主任以上的人员集体讨论,最后把建筑队的管理制度确定了下来,并在职工中进行了宣传,要求建筑队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办事。朱世寿在职工会上的:“即使我违犯了这些规定,也和大家一样,该罚的必须罚。不要以为我是队长就可以网开一面。”

    上述的这些决定,对于朱世寿的建筑队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决定的实施,使朱世寿的建筑队从一个完全的草头班子变成了朝正而八经的企业发展奠定了最基础的基础,也正是这些制度的执行,才使得朱世寿的建筑队能够规范运行,也才使“伍城凯江建筑队”在以后的运行中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正规建筑企业。

    虽然高石磊和祝基业都知道,建筑队是朱世寿个人出钱建立的,也就是朱世寿个人的,但两个人对朱世寿建筑队并没有出现贰心。高石磊是朱世寿的姐夫,不可能和朱世寿过不去。而祝基业尽管和朱世寿没有什么裙带关系,但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象朱世寿这样单独办一个企业,他也清楚自己只有紧紧地依附在朱世寿的建筑队,才是自己最好的生存之道。并且他觉得从建筑队成立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的情况来看,朱世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也因此,祝基业对朱世寿的建筑队也是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居于此,朱世寿在找高石磊和祝基业两人商量有关建筑队的重大问题时,两个人都能够毫无保留地提出了他们自己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常言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正因为在朱世寿的建筑队上,朱世寿、高石磊、祝基业三人能够齐心协力,才使得建筑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应该说,朱世寿和高石磊、祝基业三人商量确定的这几个方面的决策,是使企业走上正轨的英明之举。如果没有他们这个时候确定的这些决策定,朱世寿的建筑队就不可能发展,更不可能壮大。正是这几个方面决策的做出和执行,才使朱世寿对建筑队完全按照一个正规企业来管理后,建筑队才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是职工的思想稳定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企业也完全进入了有序、有效、规范的进行状态。

    经过这种规范的管理和约束,原来那种散兵游勇式的状况完全改变了,建筑队的每一个工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工资收入的人了,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自由散漫了。也因此,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大大增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明显提高。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朱世寿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当然,正面对效应显现出来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

    首先是人事纠缠问题。实行月基本薪酬制度后,不仅是已经在建筑队的职工心里完全踏实了,思想稳定了,队伍也相对稳定了,原来那种想到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情况没有了。相反,由于在朱世寿的建筑队干,不仅每个月的收入稳定,而且还比较高。这样一来,就有不少人找到朱世寿等人,希望能够加入到朱世寿的建筑队里来,成为朱世寿建筑队的一员。确实,每个月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对于一个种庄稼的农村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种感觉,可以说完全不啻于自己当了一个国家干部。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而在农村,这种人情关系更是根深蒂固,并且无处不在。朱世寿的伍城凯江建筑队挂牌不久,就几乎每天都有人找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希望能够进入到朱世寿的建筑队里来。刚开始时,因为之前出现过人手紧张的问题,朱世寿就答应了,后来找关系希望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而朱世寿的建筑队又一时不需要那么多人,朱世寿就开始觉得有些为难了。

    建筑队在县城正式挂牌后的前几个月,工程业务量并没有增加,相反开支却急骤增加,原来每个月还能够净赚一千把块钱,在县城挂牌并对建筑队的人员实行月工资制后,前面的几个月全部是亏本,并且随着人员的增加,亏损的金额也越来越多。朱世寿让高石磊算了一下帐,分析了一下亏本的原因,不仅仅是人员工资这一块支出的费用大量增加,其他支出项目如房租费用、管理费用、税费支出等等都大大增加。而人员工资支出的这一块,增加的还主要是人员增加后的开支。之前没有确定每个月的基本薪酬时,朱世寿和高石磊、祝基业几个人没有认真进行过匡算,包括他们几个人自己的工资,都是根据建筑成立后一年多时间里员工们的整体收入水平确定的,每个人每月八十块钱的基本工资,外加每个月一百元资金。建筑队的工人实行月基本工资后,建筑队的总开支大大增加了。再加上在县城办公增加的开支,原来每个月都能够有一定盈利的局面完全改变了,建筑队开始出现较大的亏损,并且亏损的情况还一个月比一个月多。刚实行月基本工资办法时的那个月,建筑队的开支基本上持平,但第二个月就开始出现好几千的亏损,到了互三个月,亏损额扩大到将近上万元元。为此,朱世寿和高石磊、祝基业都感到着急,虽然他们都意识到建筑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实行了基本工资制,再加上建筑队到县城办公后运行成本增加,但如果不扭转这种局面,让建筑队继续亏下去,要不了几个月,原来所有的一点积累不仅会全部亏完,还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